金融小伙伴声明承认“走了一些弯路”

“收费内推金融实习生”骗局调查

本报昨天报道的《“几万元买到金融机构实习”是骗局》引起广泛关注。报道中涉及的平台“金融小伙伴”昨天发表声明,称经过自查,承认在从公益向商业化尝试的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在管理和运营方面确实存在疏漏,并提出整改措施。

近日,相关微博曝光的信息显示,“金融小伙伴”的一些培训机构,打着为实习生做求职指导的名义,实际上做着出售金融机构实习机会的买卖,涉及的金融机构等众多,甚至包括一些知名的银行和券商。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成规模的平台并没有赤裸裸地对实习机会明码标价,而是热衷于推出价格不菲的培训套餐。

比如“金融小伙伴”曾向学员提供的4种不同档次套餐,收费标准不等,其中课程及实训(四周线下+两周线下),报价11800元;线上精英学徒套餐(线上培训+1对1远程实习,可提供推荐信),报价15800元。还有需要私信询价的尊享套餐和星耀套餐,包括课程及实训+不限次数实习+两年VIP+校招VIP等。有参与过计划的学员透露,其客服曾明确表示,不保证实习的计划收费1万多元,而保证实习的计划收费2万多元。

事情曝光之后,多家金融机构已经发表官方声明,表示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收费内推”行为,提醒大家通过官网等正规途径应聘。而多位金融圈人士也向北青报记者表示,正规金融机构是不会招收费实习生的,广大学子谨防上当受骗。

被曝光后,“金融小伙伴”曾发表声明称,"金融小伙伴"一直反对明码标价买卖实习的行为,从来没有向合作的金融机构进行过任何利益输送。部分金融机构与"金融小伙伴"开展线上宣讲会等相关活动,纯粹是信息层面的合作与推广,旨在为不能亲临传统线下宣讲会现场的同学们提供一个了解企业和相关岗位的机会。”

而昨天本报《“几万元买到金融机构实习”是骗局》这一调查文章刊发后,“金融小伙伴”发布的声明与之前那份完全不同,承认了自己的疏漏。

这份最新的声明称:“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些针对"金融小伙伴"的相关质疑,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刻反思和认真自查。经过自查,我们认为"金融小伙伴"在从公益向商业化尝试的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在管理和运营方面确实存在疏漏,"金融小伙伴"再次向担心我们的各界朋友深表歉意!”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份声明中,“金融小伙伴”提出三条整改措施:第一、回归并确保“金融小伙伴”的公益属性。今后,“金融小伙伴”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等平台不再经营面向学生的商业化业务,并将继续免费提供现有的公益服务。第二、全面停止“精英学徒计划”。“金融小伙伴”保证未来业务不涉及容易引起误导的“推荐实习”等内容。第三、确保求职信息透明化。“金融小伙伴”将继续为广大求职者收集、整理和刊登相关求职信息,并承诺求职信息公开、公正、透明。

“金融小伙伴”发表了上述声明,如其他类似平台有新的举措,本报将继续关注并追踪报道。

文/本报记者 程婕

作者:程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