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是 AI 应用于医疗的最大关隘,切入点应在诊前诊后

作者 | 郑静婷

编辑 | 石亚琼

编者按:本文整理于《启明创投 2018 人工智能春季沙龙》,内容贡献者有启明创投的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合伙人叶冠泰、京东负责AI 平台与研究部的副总裁周伯文、前金山软件的 CEO 张宏江、平安科技的首席医疗科学家谢国彤、推想科技的 COO王少康等。

Alphago打败李世石和柯洁之时,是我们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巧妙之处。后来我们用上了智能音箱,看着无人驾驶进入测试阶段,AI 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其中,医疗场景是其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据统计,到 2025 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场总值将达到 1270 亿美元,其中医疗行业将占市场规模的 1/5。

目前 AI 在医疗中的使用主要用途为病历与文献分析、医疗影像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案建议等,但还未出现更深层次的应用。事实上,目前应用于医疗的 AI 技术的成熟度落后于其他行业,具体原因有两个。

数据的问题是AI 应用于医疗最大的关隘

首先,有质量的数据,数量远远不足。平安科技的首席医疗科学家谢国彤认为,即使每年中国有 80亿次的就诊量,但当落实到某一种疾病,细分到更具体的人群,数据维度的跨度非常广,所以每一种细分的数据量都非常少。企业拿到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的数据后,经过各种条件筛选,每种疾病的这类患者可能是三千人。这些数据虽然有价值,但不足以把海量的参数给模拟和训练出来。

而且在医疗领域,单有数据完全不够,需要和病例的文本、化验结果、结构化的信息、还有影像化的资料结合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其次,数据的连续性非常重要。即使企业拿到了某个医院的数据,但如果90% 的患者只来这家医院看一次病,没有复诊,后续的治疗效果都未知,那么这样的数据往往也没有太大价值来供机器学习。

第三,传统医院运营的固有体系导致 AI 应用推广的速度慢。企业想把医院变成数字化,但医院的整体运营流程长,很多未被充分验证的“黑盒子”技术又造成了大量医疗工作者的抵触,推进 AI 应用于医疗的周期长。

法律和伦理是AI 确诊和AI 诊疗的瓶颈

目前许多疾病的确诊都相当复杂。以肺癌为例,肺癌是中国的第一大杀手,而中国能够确诊肺癌资格的医院极少,患者耗费在肺癌确诊的时间和成本都非常高。AI 迟迟没有用于重大疾病的确诊原因有三。

其一,任何机器都会有故障,应用时也不能保证检测结果一定准确。当机器检测判断失误时,谁来承担后果?医生的确诊会由医生来签字和负责,但在人命关天的医疗领域,机器检测的过失,谁人承担?

其二,当确诊设备进入市场时,检测疾病的便利性会突然提升相关疾病的发现率,就诊的患者一时成倍增长,医疗资源自身的调节失衡,民众情绪可能会出现动荡。

其三,诊疗本身有太多的不可量化性。谢国彤认为,一类疾病用相同的药,但由于病史、运动、睡眠、心理等因素,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目前并没有技术可以模拟每种变量带来的影响,更何况是重大疾病。前金山软件的 CEO 张宏江表示,生活中很多有严重后果的疑难病症,五个专家都可能会给出五个不同的治疗方案。想用 AI技术解决确诊和治疗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上述两个原因,基层医疗人员素质不高也是现在的医疗业的现状之一。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协和这样的医疗资源。谢国彤表示,现在 56% 的诊疗发生在非三甲医院。中国有 370 万基层医生和社区医生,这部分群体本科以上医疗学历的人不超过 10%。

基层医疗人员的素质有限,则无法满足基层医疗的需求,同时会降低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效率。这是一个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无法覆盖、也未能解决的问题。但这却是一个医疗市场一个很大的痛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想用 AI 彻底颠覆传统的医疗行业,目前来看还很困难。但 AI 用于医疗依然有很多机会,医疗系统很庞大,没必要非得一次到位,可以先把需要大量人工的流程实现自动化,比如已经在改进的预约和挂号系统。切入具体细分的场景,如建立电子病历、简化问诊流程、自动化取药等。而更为复杂的诊断和治疗部分,还需要企业、医院、数据和技术的共同配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