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c平台的简介

UGC平台

下面我们来说内容运营不直接生产内容情况,即UGC(用户生产内容)型。

UGC(用户生产内容)型的产品或社交平台,一般采取个性化关注定制和机器算法推荐,把实际的内容生产任务下放,用户自己生产内容自己消费。UGC型平台的运营人员更偏向产品运营,他们要做的就是明确规则,引导用户群自发产出合适的内容,维护符合产品价值观的内容氛围,他们承担着内容运营的部分工作。更重要的是现在很多所谓的新媒体运营是依附于这些平台的,这里也放到一起简单说说。

下面要讲的其实是两种运营:UGC型平台的产品运营和新媒体内容运营。

我们常用的微博、朋友圈、知乎、糗事百科、贴吧、论坛、SNS等产品,都是UGC(用户产生内容)型,用户通过自己的关注列表形成各自的信息流,内容上用户自己生产自己消费。

此外像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以及各种自媒体平台,从这些平台的角度也属于UGC型平台,不同是的他们把内容生产任务下放到各个自媒体账号,而不全体用户,有一定的门槛。从自媒体账号的角度来讲,他们又都属于上面我们说过的媒体型运营。除了微信公众号需要用户主动关注外,今日头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都是根据网友的使用习惯和喜欢偏好,利用机器算法进行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UGC型平台这种个性化关注定制和机器算法推荐的好处是在用户接触信息很少有平台内容运营人员的干涉,可以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但坏处在于平台上内容质量良莠不齐。运营人员往往来通过审核、推荐、降权等手段限制垃圾内容,防止劣质的内容驱逐优质的用户,使得目标用户难以在产品中找到归属感和存在感。

媒体型平台和UGC型平台各有明显的优缺点,现在很多平台的运营采取人工+机器双管齐下的运营策略。比如传统的网站和电商平台增加猜你喜欢类的功能、微博利用pc段发布框右上角推荐、组建各领域的时评团并对优质时评利用粉丝头条等手段和功能进行推广、微信运营人员会调整权重等手段对朋友圈信息流做出微调、知乎有知乎日报和知乎周刊等形式人为集合推荐优质内容、贴吧论坛往往会对优质的内容进行加精或者置顶。

从新媒体运营的角度来讲,你们是依附于这些内容平台的,大部分主要是承担着这些平台内容生产的任务,新媒体运营一要坚持自己的内容生产,二要及时关注了解所在UGC平台的最新规则。

拿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例,一个是鼓励的产品运营策略,一个是限制的产品运营策略。微博鼓励用户利用各种手段去扩散吸粉,鼓励你发红包鼓励你抽奖,鼓励你生产内容,遵守微博官方会获得好处,比如微博的区域下沉计划,开放本地热门微博投稿机制,如果你是个地域号的运营者,那么你加上本地相应领域的话题标签,如#xx生活#、#xx身边事#,你的内容就可以进入到本地热门微博,对你的转评数据带来很大提高。而微信公众号更像一个严厉的管理者,不允许这个不允许那个,规则限制越来越多,你遵守没有什么好处,不遵守则可能受到惩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