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30%街乡年内实现垃圾分类运输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朝阳区获悉,目前朝阳区垃圾分类处理已覆盖65万户,今年年内将有30%的街乡实现垃圾分类运输。在厨余垃圾分类处理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有毒有害垃圾、大件建筑垃圾等分类,并从社区延伸覆盖至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机构。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上午,朝阳区劲松街道对78名垃圾分类先进个人和12家垃圾分类示范单位进行了表彰。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劲松街道是北京市首批垃圾分类示范街道,目前已实现对各类垃圾、各类主体、处理流程的垃圾分类"三个全覆盖",其中2万多户居民办理了"劲松绿卡",通过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日用品,实现了垃圾的精细化分类和管理。厨余垃圾中10%用于堆肥,用于园林绿化。劲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辖区预计实现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居民数达4万户,居民厨余垃圾分出总量达3500吨,辖区垃圾资源化利用率35%。

朝阳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朝阳区垃圾分类处理已覆盖65万户,占建成区居民总户数的82%,并把垃圾分类延伸至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同时,在垃圾分类运输方面,今年年内30%的街乡将实现垃圾分类运输。(北青报记者 张小妹 摄影郝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