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的“免费午餐”要不要吃?

编者按

随着机器算法的产生,人们逐渐发现,把热门话题的编辑、推荐和排名交给机器算法,能够取得让人“意外”的传播效果,却也让用户获取真实客观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变得困难起来。如何让算法和技术真正为有价值的新闻服务,解决原创作品保护与智能传播方式之间的冲突?来看华中师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江作苏对此的思考。

专家解读

江作苏

华中师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提升公民媒介素养

最近引起轩然大波的脸书数据事件,并不是东方式的禅意过虑,而是西方契约精神失灵的实体焦虑。剑桥公司获取数据后,是不是仅在总统选举中做倾向性信息推送?因为基于数据挖掘、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的习惯性接受方式,资讯聚合类客户端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正受到某种影响和控制,当然也就不限于选举。

就媒介形态而言,目前业界前沿人士认为还处于“互联网的黎明时期”,也就是说,网络远未成熟和相对稳定,因此从世界范围的资讯聚合类客户端角度来看,就信息收入而言认为大家都处于“中等收入水平”阶段是可信的判断。

伦理学视野较之某些单一学科的研究对认识人类自我更为客观,伦理学研究发现, “低形态社会伦理陷阱”往往与“中等收入陷阱”相伴而生。中等收入陷阱内的人们急切地想增加财富和跳出陷阱,对于并不一定具有资源秉赋基础,或者超出承受范围的激进变革和公共产品,一概是用了再说。如同消化不良者往往不检点自己的饮食方式而一味怪罪食物的品质一样,结果是付出了大量社会资源的代价而收益期值并不理想。

同理,在互联网黎明时期,整个人类都处于广义的信息中等收入时期。此时期望有一种与实践步伐相同的、通用的、完美的传播伦理与世匹配,实际上很难,且不说还要用公允和完美的文本形式表达。而期望制定出一整套严密完备的法律和规定,予以约束业者行为,亦是一种良好愿望但操作时空不匹备,这就如同在刮着飓风的海面上,实时的船舶状态没有办法控制,只有驶入相对稳定的海区后才有可能实现。

数字世界与伦理世界同体异构,这是一个现实的命题。东方智慧的伦理是观照式的而不是终结式的。例如,“尽信书不如无书”,“书”就是当下的数字世界,以及层出不穷、形态各异的信息聚合与分发方式,在一般社会心理形态下,人们当然应该相信“书”,许多书都是有益能量的聚合,不读书无以成人。但是,常识告诉我们坏书也很多,我们不能因为坏书的存在而不读书,或者期待监管层运用行政手段过滤掉所有的坏书。所以,信书者要有不信的伦理与心理准备,并且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

“没有书面文化的文化”,这是数字化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美感,当然它也带来了不安全感。人们的接受心理与伦理,要在很长一个实践时期后,才会适应互联网环境下聚合与分发技术造成的“同框不同图”现实,以及面对信息“免费午餐”要不要吃和如何吃的选择。因此,把公民媒介素养提升至国民教育的必修内容地位,这是一件根本和紧迫的事情。

✿本文 信息来自《网络传播》杂志四月刊。社会互联网专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