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英雄王海滨回归社会 正筹备公益志愿服务工作室

东方网记者黄丽春6月6日报道:还记得救火英雄王海滨吗?三年前6月的那个凌晨,华漕诸新三村14号楼一楼突发大火,26岁小伙王海滨冒着浓烟和明火,从5楼到2楼挨家挨户敲门叫醒邻居,并大声呼救。大火扑灭后,及时撤离的邻居安然无恙,王海滨却全身88%皮肤被严重烧伤,危在旦夕,经过一系列抢救,昏迷80多天后才逐渐清醒。

图片说明:报告会现场

经历了三年异常艰辛的康复治疗,如今王海滨的身体已经恢复健康。今年4月,王海滨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立志开办公益志愿服务工作室,开启自己的全新人生。王海滨的凡人壮举为他带来“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感动上海年度人物”“上海平安英雄”“可爱的闵行人”等诸多荣誉,他是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中上海唯一获奖的一位,也是闵行区走出的第一位全国道德模范。

5日下午,“浴火重生海滨归来”王海滨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闵行区政府会议中心举行。报告团成员共有5人,分别是第一个赶赴现场的记者薛唯侃、全程负责王海滨烧伤治疗的医生靳仲夏、诸新三村好邻居王丛梅、华漕镇青年干部侯佳和王海滨自己。他们作为事件的亲历者,分别从自己的视角,讲述了王海滨从一刹那的见义勇为蜕变为道德楷模的全过程,见证了社会各界对海滨的关心关爱和海滨回馈社会所付出的种种努力。

图片说明:王海滨在报告会上

“事后,总有人问我到底哪来的勇气去做了这个选择?为什么在发生火灾之后没有选择躲起来等待救援?更多的人则会问我,为什么没有采取自救措施之后再去救人?说实话,这些问题我没办法回答你们,因为当时的时间和状况根本不容许我去想这些问题,我只知道:要救人!我做了我的选择,也是我当时的本能反应。”王海滨的一席话,仿佛把时间拉回大火现场,虽然只是娓娓道来,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令现场300多位聆听者为之动容。

在抢救、治疗及康复的过程中,王海滨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上海的温情、闵行的温度,以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三年多来,在我身上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思想越来越成熟,想法也越来越清晰,2017年2月,我向社区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志愿接受党组织的一切考验。”面对自己身上的每一块伤疤,王海滨说,它们是我某种意义上的“新朋友”。“现在我回家了,我要把社会给予我的爱,再回馈给社会,并且传递下去。”

图片说明:王海滨手迹

王海滨用自己曾经的职业技能,在康复中心办起了公益电脑班,同时作为一名志愿者投身到消防公益宣传的事业中,包括向大家推广火灾的事前预防、火灾发生时正确的急救方法、烧伤病人的心理疏导,以及烧伤后的就业问题等等。“‘现身说法’比任何教材都有力量,我有责任和义务让跌近谷底的人重新爬上来,让沮丧不安的人重新找到心灵的归属。如今,社会上还有更多的公益等着我去做,我的工作室也在积极筹备之中,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再接再厉,传扬慈善心,传播正能量。”

王海滨先进事迹报告会由闵行区文明委精心组织,旨在号召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学习王海滨身上勇敢、坚韧、友善的道德品质,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在全区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据悉,首场报告会结束以后,报告团还将走进大学校园、闵行大型企业和各镇、街道,在青年学生、工人职工、楼宇白领、社区居民中开展巡回演讲,让更多人感受道德成长的力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