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兰州后台:从我们这汇集出的万千思绪

2017 年 ZAKER 兰州第一次直播兰州国际马拉松赛,我们用新媒体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2018 年,我们第二次直播兰马,不变的是我们对于兰马的热爱,变化的是我们的身份。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出现在比赛的前端,镜头里也没有他们的身影,但是他们却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文字和图片记录兰马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他们就是我们直播团队后台的小伙伴们。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们的故事。

李丹:后台统稿,节奏紧张不亚于现场采访

" 全程男子组第一名撞线了,2 小时 11 分 00 秒 ……"" 冠军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选手凯尔基尔 · 格扎罕 · 沃尔德雷格 ,去年的冠军再次卫冕 ……" 来自马拉松采访前线四路记者的图文消息不断传来,我在后台统稿也分外紧张。虽然没有亲临一线,但需要及时汇总各路记者传送的消息并及时推送出去,紧张的节奏不亚于现场采访。

5 公里、梦想 1 公里、全程、半程,每个精彩时刻都有 ZAKER 兰州的直播记者见证,直播在 4 个比赛场地之间来回切换,既有紧张的比赛,又有精彩的展演花絮;既有专业的参赛选手比赛的盛况,又有尽情展现自己个性的市民享受比赛的欢乐。2 个多小时的直播,张弛有度,前线与后台无缝隙配合,给没能到现场感受火热比赛氛围的市民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兰马,一场全金城的狂欢,我很荣幸能够参与、见证。兰马,期待明年与你再见。

王璇:图片、文字领略兰马精彩

直播镜头前,我们的小伙伴用自己的声音和镜头,带你零距离感受兰马赛场,而我则是在后台和大家互动。连续两年的兰马,我虽然不在镜头前,却依旧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大家一起参与着这个对于兰州人来说的体育盛会。

2017 年兰马,我用近 50 张照片和 112 条互动记录,为我工作以来第一次兰马书写属于自己的一笔。而今年,我依旧还是作为 ZAKER 兰州兰马直播团队后台组的成员参与此次活动,132 张照片,图片量是去年的近两倍,每一张图片都承载着我们对于兰马的热爱。

有人问我:" 相比于前端的记者,你在后台既听不到声音也看不到脸不觉得自己很亏吗?" 我想说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很亏,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都是在为我们热爱的工作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

明年、后年;前端,后台;兰马或者其他直播,无论怎样,我都会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期待明年兰马和大家继续狂欢。

石雨涵:一年台前,一年幕后

我是地地道道的兰州人,与其他家不在本地的同事相比,我对兰马的感受似乎更全面一点。

从 2011 年兰州第一届马拉松赛开始,我用眼睛看了六年。眼睛里的兰马和普通观众一样只是觉得因为兰马,让更多外地人认识了兰州。准确的说没有亲身参与进去,你是体会不到兰马带来的兴奋,更不懂它。

2017 年我工作了,和我的搭档主播安娜一起站在五公里迷你跑的参赛队伍中,同时也为更多观众带去我镜头下的兰马赛事时,我才感受到了兰马真正的意义。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激动,当你脚踏在平整干净的路面上时内心还会有一种感动,成长的感动。每年这一群人的狂欢就是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成长,也见证着我自己的成长。在路上我们遇到了因为各种原因来参加兰马的人,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三个年过六旬老人,代表着多年不见的同班同学勇往直前,这份有时间沉淀的友情感动着我,而那一年的兰马主题是 " 为梦奔跑、谊结金兰 ",那一年我毕业一年。

2018 年我带着对兰马的期待从现场走向了幕后,没有了手中的镜头,我用自己的言语与感受和更多观众分享交流兰马的喜悦之情。这是另一种感觉,同样让人不敢有丝毫的怠慢。镜头里串流在人群中的笑脸,和幕后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一样形成正比,仿佛是另一个狂欢的现场。139 条留言是喜悦的分享也是严谨的工作态度,更是忙碌后自豪。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兰马,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兰马,认可兰州这座美丽的城市,才能体会到兰马真正的意义。人生若只如初见,回归生活,那就是健康的生活态度。

兰马年年给我的惊喜和感悟,我们,明年再见!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丹 王璇 石雨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