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虚拟现实技术让电影人物在家里飞檐走壁

电影逐渐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娱乐之一,而一家名为Urus Entertainment的公司,在哈佛大学朱元晨博士开发的技术基础上,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家庭观影模式,可以把观众家里的环境搬入电影中。

哈佛大学的计算机博士朱元晨,是Urus Entertainment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对于朱元晨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就是2002年12月被哈佛大学本科学院提前录取,2007年12月荣获2008年度全美大学计算科学领域杰出学生奖,2008年2月被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提前录取为直博研究生的“哈佛小天才”。

朱元晨博士从小就在国际上获奖无数,所有奖项里令朱元晨最高兴的是2004年5月他再度赴美参加了“第55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这次他从140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摘取了“英特尔基金会青少年科学精英奖”的桂冠。“英特尔基金会青少年科学精英奖”全世界每年只有三人获得,这次朱元晨冒出头来,刷新了亚洲纪录,成为本项大奖的亚洲第一人。他不仅赢得了五万美元的奖学金,被邀请参加诺贝尔奖颁奖仪式,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还用他的名字为一颗小行星命名,叫Zhuyuanchen。

朱元晨博士说:“我们的手机软件采用了最新的图像处理技术,用户只需要根据软件的指引,拍摄一张或几张周围的全景照片,软件就会构建一个用户所在场景的3D模型,把照片与电影中的角色和动作结合起来。”

朱元晨博士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发明了让计算机制造出的图片能如现实一般真实的算法。从照片或视频构建出的三维模型的精准度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构建算法使用的物表光反射模型的精准度。朱元晨博士运用基于物理(波动)光学的计算模型和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测量步骤,首次成功地从物体表面亚波长级别的微观几何测量精准预测出物体宏观上的材质样貌。基于此项研究,他提出了可用于计算机视觉的更为精准的物表光反射模型,从而有可能大幅度提高3D重建的精准度。朱元晨博士之前另一项关于物体形变动画的研究,则被运用于让艺术家更高效地制作可以被加入场景混合视频的3D角色动画。

“电影是一门艺术,一种娱乐方式,能给人带去极致的享受。我们希望电影还可以有更个性化的体验,这一技术将引起整个行业的变革,”Urus Entertainment的创始人兼CEO Kevin Niu 说:”Urus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将该科技用于宣传片的制作,比如把两分钟的电影预告片呈现在观众的家里,让电影主角在观众家中跳舞或者飞檐走壁。在未来,希望该技术可以成为新的叙述方式,拓展视频规模,并用于拍摄大电影”。

场景扫描和3D场景创建

朱元晨博士的另一大贡献就是让娱乐个性化、个人化。

Urus Entertainment的场景混合技术先从原始的电影中捕捉绿色屏幕,把其它元素从中删除。接下来,用户用自己的手机扫描周围的场景图像,Urus会把用户拍摄的这些图像构建成一个独一无二的3D场景。最后,原始视频就会跟新的场景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了。

观众用手机全方位扫描周围的环境,捕捉过程大约需要30秒。“你可能会被提示要在场景中拍下特定的细节,比如桌子或方向盘”,朱元晨博士说,“你也可能会被提示需要对它们进行移动,使其与原始视频中的动作相匹配,最后使细节、场景和视频动作三者完美地结合。”

Urus通过分析手机捕捉到的视频帧数来建立一个完整的场景模型。使用的算法不是简单地在用户提供的视频上粘贴视频,而是用完整的3D模型重建用户的场景,这样可以清楚地知道场景中的物体和人物的大小。不难想象,当观众在电影中看到自己熟悉的场景时会感受到某种联系。朱元晨博士这一突破性的技术必将给现代的观众带去更有趣、更人性化的体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