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武汉人,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朋友说:我刚拿到了武汉户口。”

周末约了个朋友吃饭,在江汉路集合。我地铁直达,早早就到了约定的地点。他开车,从武昌南湖过来,华丽丽让我等了近两个小时。好不容易等到他,我还没责怪他迟到,他先抱怨了起来:“这武汉什么鬼交通,天天堵的要死,尤其是那南湖,早上出不来,晚上回不去。”

我咳嗽一声,说道:“你这不都拿到武汉户口吗?都是武汉人了,还吐槽武汉呢?”他一愣,随即说:“我说的是事实!”

我曾经问他你为什么最后会留在武汉,他跟我说:“因为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呗,因为想念热干面了呗,因为在别的地方水土不服呗……”

我一脸无奈:“说人话。”他忙一脸严肃:“也老大不小了,我又不想回老家,相比之下武汉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和北京那望而却步的房价相比,咬咬牙努努力还是能买的起房子,况且有个城市户口总比农村来的方便,至于说打心眼里喜欢,可能还真谈不上。”

从去年起,武汉全面开放了落户的政策,无论是来武汉求学的学生,或者是外出打工的湖北人,都纷纷把户口落在了武汉,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落户武汉的人数是2016年的10倍。很多人都心满意足拿着崭新的户口本,脸上挂着笑意,也许在心里默默说了一句:“从今天起,我也是武汉人了呢?”

可是,你真的做好准备做武汉人了吗?

更多的人选择落户武汉,不代表他们已经做好了做一个武汉人的准备,他们看中的只是武汉户口能够给他们带来的种种政策上的便利。说白了,武汉户口是他们这个焦虑年纪的一针镇定剂。

一部分人享受着大都市武汉带来的便利,选择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武汉人”,或是为了在武汉买房,或是为了看中武汉巨大的发展潜力,或是为了以后孩子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和教育条件……

总之,留在武汉,拿到武汉户口的理由千千万万,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从心底爱上武汉这座城市,想成为一名真正武汉人的。

当然,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也会吐槽武汉的交通、房价和工资。但是吐槽归吐槽,却只能自己使劲儿吐槽,别人要是说一丁点儿武汉的不好,老武汉人能跳起来和你怼上一整天。虽然颇有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但是武汉之于武汉人就是这样。

你没有做好准备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员,只是没有发现属于大武汉独特的美。武汉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以最大的包容去接纳每一个在武汉生活的人,也许它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和不足,但是让你留下来,它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汉口的老街道上,青石板路上还留着上个世纪烙印下来的历史痕迹;昙华林似乎总知道文青们的忧愁,承载着他们最真挚的记忆;心里烦了,就去长江大桥上走一走,让晚风吹散烦恼,顺便借着月色,看看黄鹤楼上,是不是鹤唳依旧……

江汉路熙熙攘攘,热闹非常,进驻的国际大牌也越来越多;光谷的企业越来越多,BAT都在那一块设立了分公司,往往到了凌晨了还有程序员敲打着键盘;汉街是个好地方,怎么也逛不够;武汉的万达广场有点多,去之前可要看清楚地址……

只要你在武汉生活过一段时间,你就会为了这座城市着迷。武汉话明明听着像在吵架,听久了你就会明白那是武汉人独有的热情。武汉被称为“九省通衢”,美食上也集合了南来北往菜系之长,形成了独特的美食文化,无论你是来自哪里的吃货,总能满足你那个挑剔的胃。

武汉的早点文化更是一绝,武汉人称吃早餐为“过早”。热干面、三鲜豆皮、糊汤粉、面窝……早点之多,能让你每天过早都不重样。最难忘还数热干面,哪天早上没吃着,你都会惦记半天,更奇怪的事,明明每家热干面看上去都一个样,细细吃起来味道却不尽相同。而冬天冷的要死的时候,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藕汤下肚,那滋味给多少钱都不换。

法律意义上的“武汉人”会越来越多,他们也和大多数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一样,在这个城市里面来来往往,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感受着大武汉的魅力,只要用心去感受武汉,你就会接纳这座城市,理解这座城市,也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诚意。

决定你是不是武汉人的,根本就不是那一纸户口本。老武汉人从不会向你展示他的武汉户口,他们只会操着一口利落的武汉话,带着一丝小傲娇,热情洋溢地向你介绍武汉的每一寸土地,诉说武汉的每一段历史,传递武汉的精神。

新城控股旗下的自媒体平台,幸会幸汇带你发现武汉这座城市的小幸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