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试错是最好的城市环境

小码联城系统广泛用于武汉公共交通 记者詹松摄

曾经四处碰壁的公交互联网运营商“小码联城”在武汉扎根,仅仅一年时间过去,“小码联城”已经成长为全国最大公交互联网运营商,占领天津、郑州、西安等70多个城市的相关市场。

“小码联城”和斗鱼、卷皮、盛天网络等一众“互联网 ”企业扎根武汉,并在武汉成长壮大,一系列互联网新产品、新风潮从武汉走出。在中国的互联网版图中,武汉正成为一座现象级城市。这一切并非偶然,今天的武汉努力拿出最好的政策、最大的诚意,为一切怀抱梦想的创新创业者们保驾护航。

有人说,创新创业的成功者往往十不足一。尤其是互联网创业,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前景有时很难一眼看清,甚至要凭空创造市场需求。鼓励创新创业,其实就意味着承担创业试错的过程,甚至接受失败的结果。对于创业者来说,最好的政策就是提供充分的试错机会,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抓住一切成长的机会。

“小码联城”落户武汉前,作为一家试图推出公交无线刷卡支付的创新创业团队,先后被10多个城市拒绝。人们拒绝它的理由,是大家不理解在公汽、地铁站无线支付的技术可行性,更看不到这种市场需求。对于这些企业,武汉的态度是全力支持,鼓励市场上的一切创新活动,期盼他们的成功,也宽容、接纳他们的失败。

接纳创新创业团队并不意味着创新创业就一定能成功。创新创业之所以是创,就在于它是新事物,创造的是新需求,是还没有多少人去趟开的路。创新创业,就是不断探索试错的过程。所谓创新创业成功,某种意义上,就是试对了。

提供试错机会,需要勇气。试错是有成本和代价的,代价有时还不会小,付出不一定有回报。技术和产业变革机会千载难逢又稍纵即逝。敢于提供试错就是甘冒风险,敢于承担一无所获的代价,敢于抓住产业兴发的机遇,是真正的大勇气。而不愿或不敢提供试错,做十拿九稳的事,稳得了一时,实际上也等于主动放弃了成就创新、实现引领的机会。提供试错,不仅适用于互联网经济,其实也适用于一切创新创造活动。摸着石头过河本就是正确的方法论。

敢于提供试错机会,并不是意气用事,盲目勇敢,而是基于对试错对象及其发展前景的认识和把握,是一种理性的智慧。小码联城来到武汉,提出试用请求后,武汉迅速组织相关部门“会诊”,得出结论是“虽然没有先例,技术具有可行性,值得一试”。这说明武汉为小码联城提供试错机会,是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考量,“值得一试”的前提是技术具有可行性的理性结论。

武汉努力培育创新土壤,提供好的创业环境,就内在地包含了试错的土壤。小码联城在武汉获得试错机会,并取得成功,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来自于武汉对鼓励试错、宽容失败的实实在在的践行,来自于整个城市革新观念、服务创新创业的长期努力,来自于拥抱创新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

“小码联城”创业一年,现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公共交通互联网运营商,这是武汉发展环境、创业氛围的一个缩影。敢于提供试错,这样的土壤、氛围和努力,必将带来更多“小马联城”们在武汉涌现、成长、壮大,必将让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如泉奔流。

□ 本报评论员 杨于泽

网友群议 >>>

为武汉自豪

@桂加国:不说不知道,说了真高兴!扫码坐公交,源于大武汉!

@冬之梅@陈鹏飞:这就是武汉精神的最好诠释: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静若繁花:公交移动支付从武汉开始。作为新武汉人,我倍感荣幸。

@俄罗斯大熊:哇,原来风靡全国最拉风的坐公交方式Made in Wuhan!我骄傲!

@天人:感谢那些有担当,有思想的政府官员。

@摇尾巴的鱼emmy2:只有如此“与时俱进”、跟上科技发展步伐的城市,才会更有魅力!

@静距离:就等地铁扫码了,武汉出行真是越来越方便了!

对未来的期待

@威:地铁能够使用就最好了,每次带个公交卡麻烦

@那边:换乘也可以免费与公交卡同步就更好了

@新曼归来:一般只有乘坐一次公交时扫码,要是有换乘还是刷卡优惠些

@山青水秀:期待地铁早日实现刷手机进出!

@曼陀罗:希望扫码乘公交也可以实现转乘优惠。

@C :最好在东湖高新有轨电车上也实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