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晒照片都能泄露信息,网络方便人类生活,却让我们也丢了隐私

信息化发展的浪潮是越卷越高,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信息化产物,比如手机指纹解锁、购物刷脸支付、微信声音登陆等。社会发展到今天,可谓是历史又上了一个新高度。

在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一场如何构建数据安全新秩序的高端论坛把大家的注意力拉回到如何避免隐私泄露的风险。从Facebook用户数据泄露,到携程利用大数据“杀熟”等,论坛嘉宾举出的一个个案例让大家意识到,随着大数据产业的飞速发展,中国正在迎来一场空前的“隐私危机”。“国内电商和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开门见山地表明观点。邬贺铨认为,隐私泄露风险的增加主要是源于个人信息被暴露的环境和应用场景增加了。当用户浏览电子购物网站时,用户的许多信息就会被获知。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约车等全新数字业态的出现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也是最常见的例子,网上晒照片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当用户将自己的生物特征用于身份验证,实际上就相当于在不同网站上使用相同的密码。一旦攻击者窃取了用户生物识别信息的原始数据,用户在其他网站上的账号也就危险了。除此之外,目前各种各样的APP层出不穷,在APP面前我们是完全没有隐私可言的,其实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APP获取用户信息做出规定,而不是APP中简单的要求用户来选择。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当马路上的井盖都可能成为互联网的宠儿时,传统的数据安全做法并不一定有效。360企业安全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说:“对用户网络行为进行检查是现在网络安全技术的核心。

过去设立黑白名单的方式在今天显然行不通了。”“我希望大家提升对用户隐私的尊重”,小米首席架构师崔宝秋认为,企业只有最大限度尊重用户的知情权,才能享受大数据带来的红利,“企业如果捞一笔就跑,用户只会离他越来越远。”

数据在传输、存储、挖掘、分享的过程中存在太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信息安全、隐私保护就无从谈起。崔宝秋表示,仅靠互联网行业几家大的巨头公司来推动用户隐私保护,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行业所有企业和人的参与。

大数据时代,其实很多用户对自己个人隐私的意识并不是很强,只有当用户因为这些隐私漏洞造成利益损失时候才会亮起红灯,希望信息化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不会出现这样不必要的问题。当然,目前信息市场还是相对安全的,但是未雨绸缪何尝不好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