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医者仁心仁术 患者家属知恩有情

“陈主任,真是太谢谢您救了我的母亲,请收下这面锦旗!”这感人的一幕发生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呼吸内二科。被感谢的医生名叫陈璞莹,是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呼吸内二科、重症医学科的主任,患者家属见到她时已是中午12:30,陈璞莹刚刚下了手术回到病房,脸上带着疲倦,还没来得及吃午饭。面对患者家属的感谢,陈璞莹说:“患者的康复是最重要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功劳。”

通过了解记者得知,患者是一名女性,今年已经81岁了,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多年,并于10年前因左膝关节坏死行左下肢截肢手术。今年3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于当地医院行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拔管后因气道肉芽肿形成,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辗转于当地多家医院,无较好的治疗措施,后又去北京某三甲医院就医,经北京专家推荐来到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呼吸内二科寻求陈璞莹的帮助。2018年5月24日来院时,患者气短、喘息严重,不能平卧,住呼吸内二科治疗,胸部CT提示病变部位位于声门下,手术风险和难度很高,因患者病情严重,需尽快行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术前准备得到各相关科室的大力帮助和支持。术前陈璞莹组织全科医师并邀请医院经验丰富的麻醉科医师史艳平一起进行术前讨论,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陈璞莹主任及气管镜团队于2018年5月25日及时为患者进行了全麻下气道肿物切除术及冷冻术。术后患者病情平稳,气短、喘息明显改善,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在患者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患者和家属深为感动,家属曾以各种方式想向陈主任表达感激之情,均被婉拒。

为此,6月11日,患者家属向陈主任送来锦旗,对她表示感谢。“非常感谢陈主任和呼吸内二科的医护人员对我母亲的悉心照顾,我母亲80多岁了,做手术风险很大,好多医院都不敢收这样的病人,是你们给了我母亲第二次生命。”患者家属说道。

荣誉的背后一定是艰苦的付出,每周一三五上午为气管镜的手术日,陈璞莹主任及气管镜团队为患者行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往往一干就干到下午一两点钟,甚至三点钟以后才能吃上一口饭,因气管镜检查术前需要禁食,术后2小时才能吃饭,陈璞莹主任及气管镜团队的人员为了病人能早点吃饭,常常牺牲掉自己的午饭时间和午休时间。

在患者家属和陈璞莹的交谈过程中,陈主任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她表示,呼吸内科是一个很大的学科,包括很多亚专业,想要学好呼吸内科专业,需要掌握和学习的知识非常多。针对不同的病症,需要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手段,要想跟上时代,就要有终身学习的信念和不断进取的态度,有为事业奉献一生的境界。因此,陈主任除了做手术、管理危重症患者、管理科室日常工作之外,只要一有时间就会不断看书学习、外出交流,了解呼吸内科专业的最新知识和前沿动态,以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整个团队在陈璞莹的带领下,不断进步。

据悉,目前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发展势头迅猛,是呼吸学科不可或缺的一项诊疗技术,解决了许多以往内科保守治疗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内蒙古地区支气管镜检查开展相对较晚,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呼吸内二科陈璞莹率先于全区开展了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包括气管镜下气道肿物开通术、气道瘢痕狭窄松解术、气道狭窄球囊扩张术、气管软化、塌陷、狭窄气道支架置入术、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内科胸腔镜、儿科支气管镜等,借助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已为数百名患者解决了气道梗阻、气道狭窄等病变,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改善了肺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呼和浩特新闻网记者张秀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