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社交市场裂变 绮物论戏精社交领跑沉浸式玩法

近期天涯转让股权的公告被同为传统社区的豆瓣贴出后,引发无数唏嘘。

告别南天涯北猫扑的旧梦,天涯作为那一代人互联网现象级的产品也走向了死亡时间,这本质上是BBS的80后用户青春随风而逝。曾经天涯的人文氛围和三观价值是有深度、厚度、温度的,但在当下网络碎片化的时代,不论短视频、还是快餐式的文爱,只剩炫耀马甲线和乳沟的肤浅了。

现在下一代社交进入了一个裂变的时代,无论主流人群如何不甘,70后、80后,甚至90初都已经退出这场社交裂变的主导进程,现在是95后在主导下一代社交产品的未来和形态,他们的好恶决定现在社交巨头的衰败和延续,也决定着新兴年轻人社交平台的崛起和死亡。95后作为多元的圈一代集时代的孤独感、表达欲集于一身,他们自发的在贴吧、论坛、知乎上定制一个个cos小号,tag"戏精"自得其乐,并逐渐形成庞大的语C族群,写戏磨皮,入戏很深。

而戏精式社交开始被少数新赛道的起跑者打造成95后社交新突破口,有意识的引导、放大年轻玩家的浸入式扮演体验,就像75后、80后成为中国第一代RPG游戏玩家一样,戏精玩法正在成为95后社交行为的新爆款,而95后带来了下一代社交的婴儿潮,现在正处于未来社交的养成风口,戏精+内容+社交的结构逐渐模糊了社交和游戏、内容的边界,这是值得业界关注的新动向。

这样的背景下,不难理解愈多的戏精玩法在资本市场的亮相。仅五月就有两大平台抢眼出世,「戏精大侦探」获得经纬中国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在微端上线,线上探案推理拓展社交玩法的想象力。同样走戏精路线的「绮物论」于app store上架 ,推出剧情沉浸式玩法,不论是发起作者还是up,戏精本精各种精分反转,承接内容分支开始婊演。与探案剧本推理不同,绮物论在新赛道上展现出更大的格局,碎片化的体验不需要捆绑用户时间,简单粗暴的体验赋予低门槛,三言两语即做到了稳准狠的语C。扮演类型涉猎耽美言情、时尚明星、文化娱乐,可以和线下联动没有框架限制。

这种戏精角色扮演+沉浸式内容+社交的模式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可以跟线下密室、桌游、主题活动等无缝打通,上限不可预估。如果说上个世纪这种模式最成功的代表是迪士尼,那戏精社交将会成为这一代非常值得讨论和落地的方向,也许未来真能打造出一个线下主题公园和虚拟星球。

虽然目前在互联网3.0时代里,冒尖的产品中还没有形成17年前的天涯和12年前豆瓣的势头,更没有曾经的微博、QQ的统治力,但也说明巨头渗透率、覆盖率、占有率都很低,新入者面对着巨大的机遇。风口刚刚形成,下一代蓝海已浮出水面,让人期待这个时代的社交玩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