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司机的单公里成本降到4毛?他说这个方法可行

假设,一辆车配两个司机,一个月行驶 2 万公里。按照现在行情,司机的单公里成本大概1块多,那么一个司机的收入就是 1万多。

如果有一种方法,司机还是挣1万多,但司机的单公里成本却可以降低到 4 毛。你相信吗?怎么做的?

作者 | 贾艺超(运联传媒记者)

编辑 | 小L

近日,无论是京东刘强东,还是菜鸟的马云,都提到一个数字5%——要将中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降低到5%。举报

物流成本问题被频繁提及,都说要降本增效,那么物流运输成本中可优化的空间到底有多大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物流运输成本的组成有哪些部分。

油耗、路桥费,这两部分占到 40%;车辆折旧、场地成本,这也是核心成本;第三部分则是人员成本、管理成本。

「近两年来大家也都在研究油耗和路桥费,国产车的水平也逐步向进口车靠近,开始研究轻量化、降油耗。但这些占物流成本的比例相比而言并不大,从中努力并不能撬动整个行业。」佳施物流董事长李华表示。

「集团采购、汽车后市场服务以及后市场的资源整合,包括维保、轮胎的消耗、尿素,这些是有空间的。但是,我不承认这种空间的优化会影响这个行业,或者撬动这个行业的变革,我认为还是远远不够的。」

李华补充道,「我做过一些核算,从轮胎上去做优化,有10%的下降空间就已经很不得了了,但轮胎的使用成本单公里就只有1毛多钱,10% 也就是 1 分多钱。」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来看,油钱、路桥费单公里成本4块多,司机、人员管理单公里成本1块多,运输工具折旧单公里成本 5-6 毛,真正的可优化空间在哪里,应该是一目了然。

而这个成本该如何去降低,具体怎么做呢?李华做出了如下的设想。

1. 水车式甩挂

什么是水车式甩挂?李华的定义是:

「高速公路就是水车的皮带,车头就是水斗均匀分布,两头的货物就是水,由货等车去拉,甩挂车头不停歇的工作。」

过去都是都是车服务货,当车作为服务方的时候,车是等候的;而只有让货来服务于车的时候,有足够的货量等着车,这个时候的效率才是最高的,人员成本才是最低的。

而做大通道的甩挂,还需要做极限的优化,把通道做到足够大、发车频率足够大,日发车能达到 50 车以上,20 分钟一班车,达到这样的效率,行业才能优化。

2. 规模的算法

水车式甩挂可以大幅地降低人员成本、资产折旧的成本,以及场地的成本。真正意义上的甩挂运输,一天发出这么多的车,那么场地是不是也需要很大?

李华认为,场地的增加是要算比例的,发一辆车需要400平米的场地,但发 20辆车场地绝对不是20乘以400。这样你的场地效率才会大幅度的上升,人员成本、车辆折旧成本也会下降。

3. 货量对等

做甩挂运输,需要有双向对开的能力,这就要求货物在双向上对等。众所周知,我国物流行业的货车常年的空返率高达40%,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事实上,物流行业的价格是比较市场化的,运价是市场优化出来的。

以上海到重庆为例,如果都以市场上公开的价格去收货,上海过去的货很多,一天可以发 20 车。但是,重庆回来可能只有10 车。解决方法就是,把上海的运价上浮一些,把重庆的运价同比下降一些。

上海的运价略高,很多客户认可你的服务,货量自然会很大,但是当你的价格略高于市场价时可能就会少发几车,而如果重庆回来的运价略低于市场价,那么回来的就可能变成15车了。如此一来,就能相互平衡。

所以,完全可以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两边货量的对等,使得整体运输效率最高。综合成本下去了,竞争力也就凸显出来了。

4. 司机成为上班族

模式上,李华提出了水车式甩挂,与之相对应的,也将带动司机工作状态的改变。

长久以来,货车司机的生存状态是一出车就是一周左右,遇到线路长时出去的时间更长。因此,货车司机群体也被形象地比喻为「游牧一族」。他们的生活一直在路上,甚至于家也在路上,这也导致现在的90后年轻一代,不太愿意从事货运司机这一职业。

如果把司机这个职业变成上班族一样的朝九晚五,或者是几班倒的形式呢?或许情况就会变成另一个样子了。

大通道的水车式甩挂模式下,车辆足够密集,根据李华的设想,能够达到单日50辆以上的发车量。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做干线的分段。

比如上海到重庆的干线,司机从上海开到合肥,然后交给另外一个人开,他下车接上对面的车回到上海,工作10个小时左右可以下班回家,和家人在一起过上上班族的正常生活。

让司机能住在家里,而不是一直生活在车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司机生活品质提高,行业「后继有人」。

据李华分析,从目前情况来看:

月行驶里程2万公里以内,司机成本占单公里成本1块以上,司机收入也只有1万块。而水车式甩挂后,完全可以使用一个司机,这样做一天来回两趟,中间有一两个小时的休息。

以4毛钱一公里的成本计算,800多公里就是350块钱,算下来司机的工资还是1万块钱左右,而人员成本则降低60%以上。

整体来看,车的利用效率提高了,人的效率也提高了,为整个行业带来成本优化空间,企业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司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也能得以改善。

5. 自有车辆需占七成

大通道模式的运行,一定是需要大批次的车辆,能够达到日发车50辆以上的。而带来的会是一个巨大的车辆投入,那么在车辆投入问题上,该怎么做呢?

李华认为,未来一定会有大型的运输公司出现,应该是自己买车。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整个行业内有运输的总量,有季节性的变化,有市场的波动,需求是有潮汐变化的。

所以对于通道商,李华认为「策略是70%左右的车辆自己购置和持有,并且要用高性能的车来做高效率的运输;另 30% 左右的资源应该通过共享的方式去合作。用这30%的车可能成本会高一点,使用别人的车,要把一部分的毛利给别人去挣,但是资源是共享的,这样可以让你应对业务量的波峰波谷,这样才能真正让成本最低化。」

*运联传媒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