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过暑期 紧绷安全弦

小学生观摩应急民兵用救生圈救助演练 , 学习落水救助本领。

廖小兵摄 ( 人民视觉 )

溺水事故、高空跌落、交通事故……暑期是学生安全事故的高发期。2018 年暑期即将来临 , 在暑期如何保障孩子的安全 ? 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

防溺水事故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趁着期末考试之前 , 河南省光山县孙铁铺镇蒋楼村第一团支部书记丁璐把课堂搬到河边 , 给村里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防溺水教育课 , 提醒孩子们不私自下水游泳 , 不到无安全措施、无救援人员的区域游泳 ,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近年来 , 暑期儿童溺水事故高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去年年底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显示 , 青少年儿童伤害死亡的前三大原因分别为 :1 岁前是窒息 ( 57% ) 、交通 ( 10% ) 、溺水 ( 7% ) ;1 — 14 岁是溺水 ( 50% ) 、交通 ( 30% ) 、跌落 ( 7% ) ;15 — 19 岁是交通 ( 53% ) 、溺水 ( 23% ) 、跌落 ( 8% ) 。

据了解 , 在农村 , 水井、水渠及池塘等是发生溺水事故的高危场所;在城市 , 主要是公园、游泳池、家中浴缸等蓄水容器。专家表示 , 中小学应开设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 , 并且把安全教育纳入家庭教育之中 , 家长应有安全防范意识并时常提醒孩子。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危险环境的排查 , 完善公共安全设施的警示标识。

" 如果不幸溺水 , 在救援人员到来之前的急救是保障儿童生命安全的重要一环 , 其中的关键是第一时间保持溺水者呼吸通畅。" 记者联系北京急救中心 , 救护人员建议 ," 如果孩子还有意识、呼吸和心跳 , 可先进行控水 , 开放气道 , 但控水时间不能太久。如果孩子没有意识、呼吸、心跳了 , 要赶紧做心肺复苏 ,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

防居家事故

应加强儿童看护 , 定期排查家中潜在危险因素

福建晋江市一名 4 岁男孩 , 疑因起床时找不到父母 , 从窗户掰开隐形防护网 , 不慎从 17 楼家中阳台坠落身亡;广西南宁市一名 7 岁女孩 , 单独在家爬上阳台 , 掰开隐形防护网 , 不幸从 22 楼坠地身亡……

跌倒坠落属于儿童居家事故的一种。" 如今 , 不少家庭安装了隐形防护网 , 以为万无一失 , 可是防护网的钢丝一直紧绷 , 时间越长 , 钢丝会越松。" 多个隐形防护网商家在采访中还指出 ," 为预防坠楼事故的发生 , 家长最好不要在阳台、窗户附近放置沙发、床、桌椅等能够让小孩攀爬上去的物件;不要抱着孩子在窗前、阳台处驻足、嬉戏。"

有调研结果显示 , 超过 70% 的家长不会定期对家居用品进行安全检查 ,7% 的家长从不检查 , 近 80% 的家长不清楚如何进行安全检查。

对此 , 急救中心医生再三提醒 , 家长和监护人应加强儿童看护 , 并定期排查家中潜在危险因素。" 家中的暖瓶、饮水机一定要放置妥当 , 不要让孩子轻易碰到;厨房是烫伤事故多发的场所 , 不要让孩子在厨房玩耍。"" 还可以通过一些工具 , 防止意外伤害 , 比如通过多用锁 , 把存放药品和化学品橱柜锁起 , 预防幼儿中毒;通过门止 , 预防幼儿夹伤。"

防交通事故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 让孩子们遵守交通规则

暑期来了 , 父母经常带孩子乘车出游或骑自行车玩耍 , 稍不留神 , 就会出现危险。前不久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交通安全技术研究部主任高岩披露 , 我国儿童乘车时的死亡比例逐步上升 , 从 2008 年占儿童交通死亡总数的 33%, 升至 2017 年的 44% 以上 , 在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未成年人中 ,1 至 6 岁的低龄儿童占 50% 以上。

据了解 , 儿童发生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有二 , 一是儿童突然出现在车前或者车后 , 二是儿童不遵守交通规则出现在交通干道上。对此 , 公安部、教育部多次发出预警提示 , 要求家长驾车出行时 , 不要让儿童坐在前排;学龄前儿童要使用安全座椅 , 并系好安全带;锁好车门和锁定车窗 , 防止儿童误开车门或将身体部位伸出车窗。同时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 让孩子们认识红绿灯等交通标识 , 遵守交通规则 , 特别是不要在汽车、摩托车旁乱摸乱动或在车下玩耍 , 不要突然从汽车的前面或者后面跑过去 , 不要穿越公路上的护栏、隔离墩。

此外 , 骑车导致儿童意外事故也日益频发。前不久 , 上海一名 11 岁男童因骑共享单车被一辆大型客车卷入车底 , 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对此 , 交警部门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第四款规定 , 未满十二岁的儿童 , 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和推、拉人力车。

防拐卖事件

父母发现孩子失踪 , 应第一时间拨打 110 报警

进入暑期 , 离开了学校的管护 , 再加之家长带孩子出游成为常态 , 孩子容易走丢甚至被拐。去年 6 月 , 江西赣州公安、检察机关开展一次模拟测试 , 工作人员假扮成骗子 , 在超市、火车站等地点对孩子进行模拟拐骗 , 结果 50 名孩子中 , 有 42 名被 " 拐走 "。对此 , 警方多次提醒 , 家长一定要经常提醒孩子不跟陌生人走 , 单独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如果和家长走散 , 应知道家长的手机号 , 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 我们还发现 , 很多儿童失踪属于离家出走 , 这就提醒家长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和引导。" 公安部打拐办副主任孟庆甜说。

2017 年 8 月 , 南京严女士在街头发现一名与父母失联的 3 岁男孩 , 严女士将孩子送到派出所 , 民警却没有在系统里查询到相关报警记录。待找到走丢男孩的父母时 , 男孩母亲说 :" 以为孩子要走丢 24 小时才能报警 "。

对于上述说法 , 公安部打拐办重申 ,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失踪 , 应第一时间拨打 110 报警。公安部明确规定 , 凡是发生拐卖儿童案件 , 公安机关实行 " 一长三包责任制 ", 即由县市区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担任专案组长 , 并对案件侦办、查找解救被拐卖人员、安抚被害人家庭等三项工作全程负责到底。

近年来 , 我国还将 DNA 比对技术大规模用于打击拐卖犯罪工作 , 实践证明 , 即便儿童被拐多年之后体貌特征发生变化 , 身源难以识别 , 警方依然可以通过 DNA 数据库的自动比对 , 准确、快速地认定被拐儿童的身份。一旦孩子丢失 , 家长可到最近的采血点免费采血 , 采集的血样将加入全国打拐 DNA 数据库。

《 人民日报 》 ( 2018 年 06 月 20 日 18 版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