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企业裁员是个正事!公司里面业务能力突出,就受人欢迎吗?

商业超人埃隆马斯克,他是个工作狂,也是个创造发明狂人,想到火箭可以回收就创立一个火箭公司,想到颠覆汽车领域,就成为纯电动车高端领跑者。关于埃隆马斯克就不用太多介绍了,因为他在2018年2月份把特斯拉汽车用自己家的火箭送上了太空。但是,最近特斯拉宣布了一项裁员计划。

裁员似乎不光彩,从传统的思维看,人家上有老下有下,就这么裁员了,下岗了,那以后可怎么办啊!这是中国人最经常具备的思维。但是从纯商业的角度讲,裁员有时候并不是因为想害人下岗,而是让企业重生。换个角度看,如果企业因为没有裁员,但是最后倒闭了,那所有人都会怪这个老板真不是个东西,不懂领导不懂管理。

所以当老板认为裁员才能帮助公司更好发展的时候,好事者又会说老板可真绝情!

呵呵,对某些人来说,永远都有理会埋怨这个社会。接下来仔细分析,为什么企业裁员是非常正大光明的一个战略,而非所谓的绝情,让人下岗很难受之类的!2018年6月12日,特斯拉宣布裁撤9%的员工,相当于每11个人就有一人下岗,裁员规模约在4000人左右。被裁去的员工中不包括任何与生产相关的职位。

2017年,西门子11月宣布,为了应对能源和商品领域的变化,全球裁员6900人。其全球电力和天然气部门将裁员约6100人。

2017年,通用电气(GE)12月在官网正式宣布,裁员12000人。这是今年的第二次全球大规模裁员。该裁员人数约占全球电力业务部门员工总数的18%。

裁员西方传统的商业思维下,再正常不过了,裁员也不一定是因为财务的数据不好看,或者说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去考虑,有时候更是一个长远的战略事项,从成熟的商业角度看,其实裁员并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而很有可能是非常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一件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职场当中任何一个人都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厉害,最相对应的就是在日常当中,每个人其实心底里都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虽然很多人99.999%都不会承认这一点,但这确实是人性当中的一个无法突破的痛点。

你很厉害,别人心里面第一个感觉就是:

就你厉害,我就不厉害了?

就你厉害,公司就升你,我在这边多少年了,没得升,凭什么呀?

生活很艰苦,挣钱不容易,所以职场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想挣多一点钱,但是突然来了一个很会做事情的能力很强的人,这个时候别人就会想,那钱都往他那去了,我们还干什么?我都盼了那么多年了,钱怎么不到我口袋?升职加薪怎么不是我?

当平头老百姓,普通人在衡量钱的时候,会想想自己家里面确实缺钱,根本就不会想别人的能力强他拿高工资是应该的,没有一个人会这样想。

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任何一个人都缺钱,首富也缺钱的,因为首富想要的东西更多更大。

所以往小里看就是公司当中会排挤能力特别突出的人,从大里看,就是各个大公司之间总有一两个创新能力特别强,那么其他人就会抄袭他,其他人就会排挤他,其他人就会联合起来,跟他对着干,互相之间就是为了占据市场。

这个世界很多道理是没有客观标准的,只要不违法,有时候讲个两天两夜都讲不清楚。创新,做的比别人突出,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公司当中能力越强的人,要承受的压力越大,因为所有的人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你超过了平常人的理解范围。

基本所有人都是在混日子,都是混工资,就你一个人在认真干事情,你是想把他们的老底给揭了吗?你是想让老板知道他们平时在混日子吗?你是想干嘛,不合群啊你?一百个哈哈哈.....

80%的公司都是这样的,80%的人都是这样的.

比别人突出是有代价的,所以每一次公司里面的创新每一次公司里面干活突出的人,很有可能就会被各种阻力给扼杀了,其他平庸的人,其他借力用力的人就会想尽办法干嘛呢?第一,把这个人排挤掉;第二,把他的工作成果拿到手。

嘻嘻......没办法这是公司运行的规则....

一个公司当中,越老的员工越多,越懂得这一套,越懂得借力用力。在一公司越久的人,他肯定不是创新能力越强的人,绝对不是,只不过他一直在借力用力。

创新能力越强的人,能力越突出的人,越容易离职。

简单一句:人性当中有一些灰色的东西。

"凭什么普通人下班就回家,就你一个人在加班,还不要求加班费,而且废寝忘食,凭什么呀?

你这样久了以后老板就会认为我们不出力,老板会认为我们是饭桶,老板对我们的印象差,就是因为你工作太卖力。"

这是最经常看见的公司当中一些职场老鬼的心里话。

当然也不是说创新不可能,也不是说工作突出不可能延续,只是说成本有点大,要突破,要做这一类人,你就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能太玻璃心。

另外,一个追求突出的人,要在一个同样追求突出的大环境中,他才能生存。否则,一个追求突出的人在一个普通的环境中,就只能被同化,或者主动离开。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一群突出的人在一起,那谁更突出呢?是不是突出当中要选一个最突出呢?这些所谓的突出的人,突出久了是不是就不突出了呢?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总有后浪老去时,从这个角度讲,突出久了变成不突出的人,自然而然又会转化为"一开始突出的人所不能容忍的那种不太突出的人"。

这虽然是个难题,但是传统的西方强大企业,常常就会以不定时的批量裁员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从某个角度讲,而已挺合理,因为西方企业裁员赔偿很到位,其实也不错呀!因为老板知道这帮人在混日子,而这些混日子的人拿到了足够的满意的赔偿,心里也美滋滋的,混的就是这个赔偿金。皆大欢喜。

而公司在清退这帮人之后,又会恢复新的活力。

那你是想这个企业裁员小部分人,继续发展未来更好,更有利于大部分没有被辞掉的员工呢?

还是说不进行裁员,拖着,耗着,把企业耗死,然后所有员工都没好处呢?

这样你就明白了,当然是裁员好!

当然,现实社会中,还真不少见,有些公司除了毛病,就是不采用裁员这一招,然后恢复重生,而是大家耗死,要死一起死的态度,最后真的倒闭了,大家的感受就良好了吗?其实,这是最要不得的方式,一点也不商业!这样的企业或者说,这样的企业家,尚处幼稚阶段!

要不然,你说呢!

作者:张泽锋,资深企业财务管理顾问,财务管理的实战派专家,财务职业成长导师,2016年出版《坐上财务总监》,2015年出版《起底财务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