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拾柴火焰高

上图:食堂里的萝卜菜肴。

下图:一名学生手拿萝卜糕。(资料图片)

【事件】

最近,广东财经大学的食堂推出“萝卜宴”,清炒萝卜丝、萝卜丝炒肉、萝卜丝煎蛋饼、萝卜素丸子、萝卜焖牛腩、酿萝卜卷、萝卜糕……学生们每顿吃的饭菜中都有萝卜。同一时间,华南师范大学的食堂菜单上,萝卜也成了爆款。从6月10日到14日,两校师生共吃掉了2万多斤萝卜。

“萝卜宴”背后,是一段温暖人心的故事。台风“艾云尼”的到来,让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宝溪村的农民发了愁:村里合作社种在地里的萝卜,还没来得及采收就被淹了。如果不立即处理,半年的辛苦劳作将化为泡影。得知此事,广东财经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齐伸援手,大量收购农民的萝卜。两校食堂的“萝卜宴”由此而来,“萝卜危机”也就此化解。

【点评】

2万多斤萝卜,对宝溪村的农民来说,是个“幸福的烦恼”——大丰收的喜悦才上眉头,水淹的焦虑却上心头。

幸有援手及时伸出,转眼之间,2万多斤萝卜成了广东财经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两所学校食堂里“舌尖上的美味”。萝卜时空上的“物理转移”,让农民的喜悦仍在、烦恼不再。这背后,是爱心的接力传递。

广东财经大学得知农民所处的困境,主动伸出援助之手。随后,校饮食中心又将这一消息传递给了华南师范大学,对方也慷慨施援。短短5天时间,两所高校上演了一场“疯狂的萝卜宴”。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主动作为,注重行为引领和道德示范,产生了正向效应。一纸“爱心通告”,让萝卜的受欢迎程度超出了想象,学生们不仅对天天、顿顿吃萝卜表示充分理解,还以点餐的行动表达支持。这既是设身处地感受农民处境的真情流露,又诠释了学校随风潜入夜的“爱心教育”。

谚语道“众人拾柴火焰高”,两所高校引领学生齐参与“萝卜宴”,就是最生动的注解。离开学校“以爱之名”的引导,没有学生温暖人心的选择,都难以有如此圆满的结局。有困难时,你伸出手、我拉一把、他接下力,纵然你、我、他力量单薄,但团结起来,你们、我们、他们的力量将无比磅礴,温柔的“小爱”也会成为坚强的“大爱”。

实际上,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现实中上演:一场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全城市民连夜排队献血,献出的是血,汇聚的是满满正能量;一个孕妇倒在马路上,有人为其撑伞遮阳,有人帮忙联系家属,有人紧急呼叫救护车,自发形成的“分工链”,让孕妇化险为夷。平凡的善举,托举的是整个社会的道义与良知。

孤胆不成军,团结有力量。总有人会需要帮助,总有人会遭遇困境,与其在悲悯同情中袖手旁观,不如带着最初的善意伸出援助之手。或许你的参与,只是爱的接力中一个小小的“点”,但只要“点”越来越多、越“接”越广,爱的辐射“半径”终将不断扩大,并放射出无限的温暖能量。(盛明)

【网言网语】

@四川泸县 吴威

同学们吃的是萝卜,传递的却是人间大爱和社会正能量。

@河南平顶山 韩佩

“萝卜危机”的顺利解除,传递的是爱心,彰显的是真情。别出心裁的善举,不仅是高校造福社会、关怀民生的具体实践,还是引导教育高校学生从小事做起、回馈社会的生动一课。

@云南施甸 吴明凤

育人更要育德,高校推出的“萝卜宴”,不仅弘扬了助人为乐的社会美德,更培养了学生们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值得点赞。

@山东莱阳 赵鑫

萝卜本无味,爱心来调和;播撒互助意,满园人间情。

@湖南湘潭 方婷

“萝卜盛宴”这一自发而起的爱心助农活动,彰显的是爱的力量和坚守,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让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江西新建 洪计民

两所高校的暖心之举固然值得点赞,但面对灾害不能总靠“萝卜宴”式救助。预防自然灾害,各地政府应该更有作为,出台更有效的措施来抵御灾害、转移风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