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游泳吗?又到夏季时,中小学去这些地方容易搁浅!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

相信很多朋友会在炎炎夏日里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游泳

作为消暑的选择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溺水报告》显示,全球每小时有40多人溺水死亡,每年共有约37.2万人溺水死亡,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足25岁。进入夏季以来,游泳成为中小学生休闲娱乐的主要游戏项目,游泳的过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溺水是1到14岁的儿童伤害致死的首位原因。通过对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学生发生溺水事故的特点

1.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多发生在夏季、节假日和放学后,小学毕业会考、中考、高考等毕业考试结束后尤为突出。

2.多发生在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无人看管的河、池塘、水库、水坑等野外水域。

3.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的过程中,有的是结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失足落入水中,有的是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

4.多发在低年龄段,以中小学生居多,“留守儿童”发生的溺水事故比较突出。

学生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

1.安全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及自护自救能力差

发生溺水事故的学生大多只有8-14岁。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到水库边或者池塘边等危险地带戏水玩耍,不慎跌入深水区,导致悲剧的发生。

2.看护监管缺失

儿童发生溺水事故以节假日、双休日居多,特别是近两个月的暑假需要家长对子女进行有效监护,一部分父母忙于生计外出务工对子女缺少直接的监管护理;另一部分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安全常识,对孩子私自游泳带来的危害认识不够重视。

3.游泳本领不够

在游泳技术要成不成、半生不熟时刻,学生入水勤练求尽快熟练,结果在技术不佳、技术失误者或者体力不支、心理慌乱等意外而导致溺水。

4.水库、池塘等水域缺乏安全管理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乡村山坪池、养鱼塘的情况不断增加,这些水域大多管理无效,无安全警示的标语、标牌,无人看守巡查,但这些地方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地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