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老姐妹”购买三百多万元原始股,7年讨不回,结果很暖心

66岁的王女士委托好友吴女士花费368万元购买某公司的美国原始股。7年间,王女士只收到吴女士10万元还款,剩余的钱像蒸发一样没了踪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吴女士归还钱款,但吴女士在拥有数套房产的情况下仍未履行归还义务。无奈之下,王女士向法院申请执行,二十多年的姐妹情,会走向什么结局?

购买原始股没了下文,368万元去哪儿了?

66岁的王女士与58岁的吴女士是相识二十多年的好姐妹。2011年,吴女士询问王女士,一国内公司赴美国上市,是否愿意购买该公司美国原始股。王女士经考虑后认为这是一个投资的好机会,便分6次向吴女士汇款共计368万元。

收到钱款后,吴女士将王女士的368万元连同自己的一部分投资款汇入了该公司上海地区代表张女士的银行账户,用于购买该公司原始股。吴女士向王女士出具了收款收条,但一直未出具任何购买股权的证明。

据王女士称,虽然吴女士一直口头承诺如数还钱,但仅在2016年2月归还了10万元,剩余的钱不见踪影,王女士因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6年10月,王女士将吴女士起诉至上海浦东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吴女士未完成与王女士约定的委托事项,应返还王女士358万元本金及按年利率6%计算的相应利息。

数套房产遭多重抵押,无力还款还是规避执行?

判决后,王女士因迟迟未收到欠款,故于2017年10月向上海浦东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法官联系到吴女士并请她到执行局配合询问。吴女士到庭后称自己除房屋外无其它财产,房屋都已抵押他人且有贷款,同意由法院冻结退休金账户来还债。法院查询后确认吴女士所述的不动产情况属实,其有一套高档小区150㎡的商品房,两套均已出租的闹市区门面房,一幢近镇区的宅基地房屋。随后,法院冻结了吴女士的银行账户,查封了不动产。

考虑到吴女士拥有数套房屋,正常情况下应具备还款能力,法官怀疑她是否存在规避执行的情况。法官仔细查阅不动产反馈信息,发现吴女士虽然存在个人与银行的多重抵押权,但疑似有些房产在诉讼期间存在设定抵押登记的情况。为进一步查明抵押权是否真实,法官通知吴女士再次到庭谈话,但她一直拒接电话。无奈之下,法官联系到王女士,希望通过王女士尽快找到吴女士。

执行法官连续工作10小时,二十多年姐妹握手言和

2018年5月29日早7点半,在王女士协助下,法官第一时间赶到吴女士住所并带她到执行局谈话。历时1个半小时的车程中,法官劝说吴女士积极履行还款义务,否则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到执行局时已过午餐时间,法官帮吴女士一起叫了外卖。吴女士逐渐在情理法的感化下改变了态度,积极配合法官调查房产的抵押权,并通知女儿到场。几经沟通后,吴女士表示同意归还欠款并承担相应利息,但无法一次性付清,也未明确付款期限,并称如达不成协议宁愿接受法院处罚,案件由此陷入僵局。

王女士见状,当场落泪。法官了解到王女士顾及到二十多年的姐妹情谊,本意上只想追回欠款,并不想看到吴女士面临司法拘留或房产被拍卖的情况出现,表示愿意放弃部分利息近30万元。法官于是以吴女士的女儿为突破口,劝说她协助吴女士化解纠纷。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由吴女士女儿出面担保,400万元本息分期付款。吴女士每月1日前先支付2.5万元,直到2019年底前全部付清,若任何一期欠款未按期足额履行,则欠付余款按生效判决一并恢复执行。

几天后,王女士收到了第一笔2.5万元还款,并专门给法官发来一条感谢短信:

“法官您好,感谢您为我连续工作了10个小时,关键时刻为我主持公道,我心生感激,铭记在心。感激您那雷厉风行的执法风格,富有智慧的执法技巧,连续工作的敬业精神,让一个煎熬了七年之久的老人重见天日,让法官这一崇高而神圣的名字熠熠生辉。”

编辑:陈丽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