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高考志愿怎么报?不如听听40年前考生的人生经验

中国西藏网讯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恢复高考的第41个年头,40年来,一批批学生走进了大学的殿堂,成为改革开放后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生力军。近日,各地陆续公布了今年的高考成绩,考生们开始着手志愿填报,院校专业选择、学业与职业规划等也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记者就此采访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1977届)李少军。关于高考如何改变人生,作为西藏生源的“老三届”大学生,李少军有自己的回忆,也有自己的思考。

1976年,文革结束,同年李少军从西藏拉萨中学毕业,他和一些同学到了地热地质队,在拉萨城郊的工地参与基建工作。时间过了一年左右,西藏开始“招干”,他和一位成绩优异的同学被推荐到拉萨市委机要科,该岗位业务繁忙、纪律性也很强,征求本人意见时,李少军曾一度犹豫,这是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但此时北京传来了国家将恢复高考的消息,李少军已经辞职在家复习,斟酌再三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工作机会,在他看来上大学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国家恢复高考是历史性的机遇,自己不能错过,在复习备考期间又有其它政府机关岗位的就业机会,但李少军都选择排除干扰、坚持复习。

图为1978年刚到武汉上学的李少军。本人供图

1977年末,历史性恢复的高考来临了,走进考场的李少军并没有对未来有太多考量,刚恢复高考,对教育系统来说阅卷、统分、招录等很多环节都缺少经验,在包括李少军在内的很多考生的焦急期待中,整个招录过程直到1978年初才完成。在五个志愿中,李少军前四个都填报了医学院,因为之前在地质队打工的经历,李少军填报了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结果意外的被提前录取,就此到了武汉地质学院勘探系(后更名为资源学院矿产系)学习。

图为1979年,李少军和同学在北京实习时的合影。本人供图

李少军中学班上近50人有20人参加了高考,被录取的仅7、8人,由于录取率很低,国家又多年没有开展高考,很多往届中学生都有了社会、工作经历,被录取的77届考生都非常珍惜上大学的机会,进入学校后学习非常用功,上课讨论和课后自学一个比一个积极,李少军回忆,“像我们上大课时候,都是在抢位置,每天晚上教学楼临近熄灯时,大部分教室都黑了,只有77届的教室亮到最后,还需要校工赶人。”“到了宿舍后,有的人继续点灯学习,有的认为休息好对白天的学习效率更重要,为此还不时发生吵架,于是个别需要夜里看书的同学还会去到路灯下看书,这些现象后来都很难看到了。”

图为李少军和同学在校园后山,摄于1980年。本人供图

1982年元月,李少军从学校毕业,“虽然想回西藏,但没有名额”,他被分配到湖北省第二地质大队工作,转正后他从地质矿产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再到成为高级工程师、地质勘查部主任兼总工程师,一步一个脚印,后来又到湖北省孝感市国土资源局工作,曾被评为湖北省小矿地质报告评审专家、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库专家,2012年,李少军自岗位退休,目前在成都一家民营公司任总工程师。他认为,77届的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又很能吃苦,各个分队都在抢着要,很多人刚刚转正就开始当组长、带团队,后来这批人无论是继续深造、评技术职称还是走向领导岗位都比较顺利。

图为1981年李少军和同学在辽宁阜新实习。本人供图

李少军认为,上大学首先还是为了追求知识,“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当时在高中班上成绩好,高考前之所以放弃就业机会,正是为了追求知识,父亲告诉我这些岗位很多人想去都去不了,但我想要去探索自然,提升知识水平的这种愿望很强烈”,李少军认为,经过很多年的改进,高考的专业填报和录取工作已经越来越细化和规范了,“当时我们对大学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专业的就业前景这些都不太清楚,现在的资讯非常发达,学生可以做很足的功课提前研究好学校和专业。但是现在很多院校比如地质院校不吃香,地质类专业要到野外工作,学习工作都很艰苦,但是从国家的角度是需要始终有一批优秀的人才学习这类专业,从事这方面工作。十八大以来,我感觉社会风气越来越好转,最近很多崇尚英雄的报道影响很大,我们整个社会应该保持一个向上的价值观,希望优秀的考生,应该志在四方,考虑专业时候不要局限于就业待遇,更多应该考虑做一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成就个人理想抱负。”(中国西藏网 记者/杨悦笙)

图为李少军野外工作的情形。本人供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