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外交家创作中国诗集或将出版

中新网南宁6月26日电(陈秋霞)26日,应广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西民族出版社、南宁市博物馆邀请,泰王国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蔡乐·蓬蒂窝拉卫到南宁市博物馆参观,并商议由其创作的中国诗集《明月寄诗》出版和中泰文化交流事宜。

蔡乐是土生土长的泰国华裔,由于父母都会中文,他从小就对中文耳濡目染。蔡乐回忆,三十多年前,他到厦门的集美华侨学校留学,那时他第一次接触中国古诗词。初读《唐诗三百首》,蔡乐觉得深奥难懂,每次翻阅都不知不觉打盹入睡。但久而久之,读的古诗越多,蔡乐就越发热爱中国古诗。“它能抒情达意,引人入胜,让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蔡乐从事外交工作已有满满三十年,先后有4段在华外交驻任经历,座谈会上,他操着一口熟练而纯正的普通话与中方人员顺畅交流。

“我的诗大多都是即兴创作,由家人帮忙收集整理。一开始,我怕自己写的诗让中国人看了会出洋相,以为这些诗只能在坟墓里陪我长眠,没想到会得到大家的欣赏。”蔡乐说。

记者看到,在蔡乐创作的中国诗作《明月寄诗》中,有数十首诗,如《长城缘》《夕阳寄语》《古松赞》《建交三十周年访华有感》等。通过诗词,蔡乐记录了其出差见闻和家庭生活,同时还抒发了对中泰友好的美好期待和祝福。其中一首名为《二00四泰国中秋月》的诗中写道,“中秋佳节九二八,犹忆过节在中华。明月高照思亲意,双眼应觉涕泪花。”

广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赵克对蔡乐的诗作表示赞赏,他说:“总领事为中国的孩子们学习古诗和传统文化树立了榜样,值得我们学习。”

广西民族出版社社长朱俊杰称,“蔡乐的诗作内涵丰富,希望通过诗集出版,让更多年轻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当天座谈会同时就邀请泰国国家博物馆官员到南宁访问,共同协商建立博物馆馆际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以及共同举办“走进壮乡走近东盟”写生创作展等友好交流事宜进行商议。(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