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商大会”来了:这次,将带来何种西安机会?

原标题:“西商大会”来了:这次,将带来何种西安机会?

了解更多西安请关注西安城记

封图=西大街游民

前言|Preface

2017年8月西安首届西商大会,吸引了全球约18个国家和国内24个省市嘉宾,包括马云、柳传志等大咖齐聚西安。

别开生面的西商大会,最终促成签约合作协议项目约160个,总投资额约6400亿人民币。2018年6月29日-7月1日,第二届西商大会将正式举办。以西安的科研、军工和教育基础,西商大会这次将给带来何种新的西安机会?

▲马云在第一届西商大会的对话

商业,是经济聚集、人才争夺和产业迁移的最直接体现和最佳的载体。西商大会,意义也在于如此。

▶尘埃落定!马云“牵手”西安,背后的故事才值得关注

▶财经名家吴晓波西安演讲全文:致年轻的西安

第二届“西商大会”来了

面向世界的舞台

相信大家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叠加的“西安机遇”。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引领关中城市群、带动大西北。这需要体量和数量的“大”,也更需要引领和超越的“硬”。城市看“三量”:总量,看经济实力、政府政策能力等;质量,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结构“健康”程度;流量,体现在资本、技术、人力等资源的集聚和扩散能力。

▲2017年8月,西安世界首届西商大会

2018年6月29日-7月1日,第二届世界西商大会,将让大西安再次迎来一场集时代格局、城市力量、行业先锋的城市盛会。

短短一年时间,首届世界西商大会所汇聚的资源、链接的产业、集结的人才已经成为大西安发展的核心力量。西商2.0时代到来,再次吸引国内外西安籍政、商、学、文界及各个领域“新西安人”关注,并聚焦在西安铁军、硬科技、营商环境上。

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现代社会对科技创新、对资源整合等重要性已经超过传统物质资源。因此,无论是户籍新政还是第二届世界西商大会的内容环节,都体现了对于“人”对于“人才”的重视:

邀请从事实体经济、引领新产业发展的知名企业家,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嘉宾及知名文化学者在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上进行演讲,分享经验与观点。并在去年颁发“最具影响力西商”、“杰出西商”基础上,新增“新锐西商”、“十佳侨商”、“十佳金桥商会”和“十佳情系西安校友会”等四个奖项。

▲“西”引力,不不只是放开户籍这么简单

高产出、高附加值的人才,能更大程度上的撬动经济杠杆。新产业是,传统产业升级也是。人才的结构,与城市发展的产业结构高度相关。2017年西安开启的“户籍改革”开始,就是风向标。

据统计,截至2018年6月20日13时,西安共迁入共500068人。其中,博士以上925人,硕士研究生14235人,本科157356人,人才引进22456人。学历落户和人才引进占总迁入的65.8%。西安“人才争夺战”,正在解决未来发展的核心资源问题。

西安拿手“硬产业”的机会

西安产业的代表

不久前,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四十年:城市星火已燎原》,四十座城市当选“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城市”,西安入选。

进入到“后工业时代”,城市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特别是特大型都市已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核心产业集群。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高度,产业竞争力是首当要素。对大西安发展来说,发展实体经济,是实现振兴的重要支撑。

▲硬科技之都,这是西安找到产业之路的一次自我认识

对于西安,报告这样说:“西安在重大尖端技术、高校技术领域处于中国领先地位,特别是在航天、航空、兵器、电子信息等重要科研硬科技的发展高地。”2017年11月7-8日,西安举办第一次“2017年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就聚焦了无数的眼光。

实际上,西安必须要突破固有的模式,才能缩短其它对标城市的差距,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核心优势和竞争力。所以,王永康给西安经济开出“诊断书”:一是万亿工业大走廊,全力推进现代制造业;二是万亿科创大走廊,覆盖了硬科技的主要区域。

▲西安的硬科技产业,是西安经济的内在动力

王永康曾指出,当前发展实体经济,打造万亿级千亿级产业,西安有一张“王牌”,就是发展硬科技产业。西安是硬科技概念的发源地,硬科技“八路军”的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

“硬科技”,是十足的西安原创概念,是指以航空航天、光子芯片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具有高门槛、难以被复制和模仿,需要五到十年以上的积累才能形成,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这是西安产业的优势领域,也是未来整个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科技发展新的方向。

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是否合理高效。这次,我们把眼光放到这条“万亿科创大走廊”:就比如,这个全国仅有以航天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闷声做大事的西安航天基地

西安产业的样板

“神五”“神七”遨游太空时,西安人身边的“航天基地”就是航天火箭的研制中心;西安航天基地是中国的航天动力之乡和北斗的创新发源之地:中国航天四院、六院、五院西安分院、九院十六所等国家队集聚于此。

近日,国家商务部完成了2017年全国2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即西安航天基地)在科技创新指标方面位居全国前十,排第8位。

如今,位于西安“科创大走廊”之上的西安航天基地,以中国航天动力之城和北斗创新发源地、首批军民融合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以航天为特色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得益于在硬科技持续发力。

▲这些画面不是在电影,而就在西安

航天产业是具有科技先导性和高度综合性的龙头产业,它带动计算机、光电子、精密制造、自动控制、新材料和新能源的众多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各项产能融合发展。为避免产业单一化发展,西安航天基地早在成立之初就行了多元化的产业布局。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这里拥有10年来陕西省最重要的光伏产业聚集园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方面,依托航天六院等骨干单位推动重大支撑工程,提升进入空间能力,拓展空间应用深度和广度,壮大航天运载动力集群及特种技术产业化集群等优势产业;航天技术运用产业方面,集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五院等国家科创力量,在高端装备、节能环保、航天新材料等领域集中发力;

另外,在通用航空产业方面,实施“通航机场→产业园区→特色小镇”三步走战略,按国家A2类标准建设通用机场,规划建设2000亩通航产业园,目前,引进陕西省公安厅警航基地、陕航产业园及美国贝尔直升机、京东无人机等35个项目入驻,将成为陕西省通航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区域。

▲这一次,京东在西安做了一次全国唯一

尤其是京东,从去年获得覆盖陕西省全境的无人机空域书面批文,到今年6月18日“京鸿”大型货运无人机总装下线,京东无人机+通航三级智慧物流体系逐步建立。刘强东不由得赞叹,西安的创新意识、战略眼光和办事效率,都给京东集团带来巨大的信心,京东将与西安一起,打造无界零售典范城市。

2018年西安航天基地在建及前期筹建项目140个,总投资1421亿元。“十三五”期间,西安航天基地正在驶向千亿元级产业规模。

随着京东三大总部、阿里集团“卫星测控云”、华为“云联合创新基地”、正泰集团智能制造西北总部研发中心项目、年产5GW单晶电池生产项目、西安交通大学空天动力智能制造产学研合作项目、易事特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等明星企业项目落户,西安航天基地开始大规模圈粉,成为很多企业在陕投资发展的佳选。

一大批新西商带着项目来,带着技术来,带着发展来……第二届世界西商大会召开之际,西安航天基地“西引力·聚航天”推介会也将举行。

▲航天城中湖公园

产业过硬,颜值也不能低,近些年,作为拥有四大公园西安“南阳台”,西安航天基地不但在基础配套上有了显著提升,形成“一条高速公路、一个通航机场、两条地铁、十余条市政主干道”的立体交通网络;创业创新及宜居环境的完善提升也为区域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八百里秦川”,是天赋西安的自然资源;十三朝古都,是西安的历史沉淀;雄厚的科技和文化,是西安的城市特质。在以文化为主导的智能社会,已非一般劳动力为中心的社会。硬科技对于西安来说,也许就是未来之路,是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契机。

文=雨林

©版权声明:西安城记独家首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与西安城记一起,见证西安新未来

专题❶:省委书记破题西咸,废除表面“西咸一体化”

专题❷:千人大会上,王永康用十个字定西安规划

专题❸:西安的南方书记:“南方思维”带来的改变

专题❹: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这刻进入“西安时间”

专题❺:西咸新区划归西安管理:影响未来五十年

专题❻:再见,西安“断头路“:2-3年打通五十余条

专题❼:为何这么晒?因为,西安这些年没种对树

专题❽:上学难问题:我们绘制了一份小学分布图

专题❾:长安区,你怎么了?“中国最美银杏”风波

专题❿:2006-2016年,西安被耽搁的“黄金十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