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14年,从行业“菜鸟”到“专利大户”

陈红军。 南方日报记者 孙景峰 摄

从业14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了公司几乎所有新产品的设计研发过程,获得近40项专利,其中9项发明专利;其主导研发的气液染色机较传统机器省电50%,节气节水10%。

一系列数字,精确描绘了陈红军职业生涯取得的成就。

在刚结束的第二届“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上,陈红军和其他29位来自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获得“佛山·大城工匠”称号。作为一名技术型工匠,陈红军从最初对行业一无所知到成为专利大户,凭借的是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

三年用布10吨研发出“国际领先”产品

佛山市三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染色机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作为公司技术部经理,陈红军的主要工作就是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回顾自己的技术研发生涯,陈红军认为“气液染色机”的研发是一个重要里程碑。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实现印染行业的提质、增效及可持续发展,是摆在行业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了攻克难关,我们仔细研究国内外各种染色设备,分析其优缺点,并结合多年低浴比染色机研发的经验,提出了一种大胆的、全新的思路;但由于这种结构之前从没有人做过,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

随后三年,陈红军的技术团队经过反复的原理验证、部件设计试验到成套产品的试制及工艺试验,用了多达10吨布料进行试验,最终研发出行业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液染色机。

和传统染色机相比,气液染色机综合了不同染色机的优点,同时规避了传统染色机的缺点,实现综合性能的大幅提升,“与国外最先进的气流染色机相比,其综合耗电量降低50%,耗水量及耗汽量降低10%,并且其操作简单,适应面更广,染色一次成功率高达95%。”陈红军说。

2015年,由广东省科技厅委托佛山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气液染色机进行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果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被列入国家“十三五”印染行业染整设备科技攻关项目且已进入技术推广阶段。新产品凭借优越性能迅速打开市场,每年为企业创造超亿元销售收入,占公司营收一半。

14年坚守一线从绘图员变成技术型领军人物

如今看来,陈红军已经成为染色机行业当之无愧的技术型人才,但在进入企业之初他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还是一片空白。2004年,在大学毕业一年后,陈红军从东莞一家韩资企业来到创业初期的三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14年来,陈红军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情,就是设计研发高品质的染色机。“当初刚来公司时,公司没有技术人员,我对染色机也是一无所知。”

为了尽快搞清楚染色机的结构原理及运行状况,陈红军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钻进各种染色机的内部,去观察机器的每个部件的工作状况,发现布匹在染色机内的运行规律。由于染色机是密闭容器,有时为了了解布匹在高温下的运行状态,在染色机内温度达四五十度的情况下也必须进入染色机内观察。

“染色机内透气性差、温度高、还有水汽,进去之后基本都是全身湿透,有时不得不带一根压缩空气管进去吹气来降温,实在热得受不了就钻到染色机外面换换气后再进去继续观察。”十多年里,每一台新产品试运行及试生产陈红军都会坚持钻进染色机内去观察,有时试一台新产品或一种新布种,一连好几个星期都在染色机内钻进钻出。通过这种坚持,他从最初对染色机一无所知的绘图员逐渐成长为一名对染色机有较深理解的研发人员。

凭借对技术的不断钻研,过去十多年里陈红军主持或主要参与了公司几乎所有新产品的设计研发过程,相关产品及结构共获得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专利13项,还有5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进入实审,另有3项发明专利及3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请中。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孙景锋

作者: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