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一辈子 退休9年了"老校长"仍未走下讲台

退而不休乐享晚年

【编者按】

他们都是退休的老人,他们有能力享受安逸闲适的老年生活,但因为爱好或责任,他们退休后仍在各自喜欢的领域挥洒汗水和热情。有的人依然对工作充满热情,认为自己的工作能给更多人带来指点和帮助,并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有的人精通专业,想把一身本事传给年轻人;还有的人是把退休后继续工作当成消遣,以此保持接触新鲜人事物,丰富晚年生活。

退而不休,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自我选择,更是内心的某种倔强。退而不休的生活,会比较累,也充满挑战,但也让他们拥有了多彩的晚年生活和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本报推出“”系列报道,看看“别人家”的晚年生活是怎么过的。

教书育人一辈子,黑板前的方寸天地满是他的眷恋

退休9年了 他仍未走下讲台

周积宁和孩子们在一起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农芝/文徐天保/图

核心提示

身姿笔挺,面带慈笑,开口讲话滔滔不绝,抑扬顿挫,妙语连珠,连着讲课一两个小时也依然毫无倦意。一站到讲台上讲课,年近七旬的“老校长”周积宁就仿佛会散发出不一样的光芒,“我一站到讲台上就来劲”。

周积宁在讲台上挥洒汗水数十年,于2009年退休后依然不舍讲台,继续受聘于多所学校做指导、任校长,并且亲自授课。退休9年来,他除了陆续担任多所学校的校长之外,还去各地教育局、学校传经送宝,自己还开培训班亲自上课,即使只有一个学生报名也要开班,他笑称别人办培训机构是赚钱,自己是赚乐趣,“没办法,谁叫我太爱教育这事儿呢”。

一辈子搞教育

当校长了仍坚持上课

27日,记者对周积宁进行采访时,他正在天桃实验学校与学生分享幽默故事。他开朗的性格,幽默的话语,智慧的引导,牢牢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

周积宁出生于1949年,1969年至1975年在横县插队期间,只上过一年高中的他就在当地生产大队的附中担任老师。后来他应聘到南宁的民族师范附属小学做勤杂工,每逢学校里有老师生病或请假,学校常常会安排他去做代课老师。因为这些与教师的不解之缘,1978年参加高考时,他毫不犹豫填报了师范院校。1981年毕业后,他如愿开始了真正的教师职业生涯。

周积宁回忆说,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南宁市十四中实习,当语文老师,且被安排最难啃的任务——负责留级班的教学。“留级班的学生大部分学习相对落后、纪律比较散漫,这工作可没那么好做。”周积宁说,他会先分析这些学生的特点:个性强、讲义气、较好动,然后与他们交朋友,并因材施教,用活跃的教学方式去引导他们。过了几个月,这些学生开始喜欢上他的课、愿意听他的话,校方对他很认可,实习期还没过,他就转为了正式教师。

经过不断进修学习提高,1989年,周积宁被评为全国优秀老师,两年后被提拔为副校长。即使担任了领导职务,他依然热爱这个讲台,坚持给学生上课。直到1996年被调到天桃实验学校担任校长,他依然要当任课老师。1999年,周积宁被评为广西特级教师。

相比得到的荣誉,周积宁更看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他说:“是学生们给了我很多动力,只要学生喜欢听我的课,我就特别有成就感。”

退休后受邀

到各地传送经验

2009年,周积宁从校长任上退休。熟识他的人都会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校长”,一些民办学校不断向他抛出橄榄枝,他起初推辞,但离开讲台一段时间后还是坐不住,又去兼任了一所民办中学的校长。

“当时根本没问工资多少,能让我上课就行。”周积宁说,当时学校主办方只要求他做管理,但他还是主动每周给学生上两三次课。“我一上讲台就来劲,那感觉太好了。”周积宁说,只要他开口,学生就会认真听,而且每次课程结束后都会追问他下次什么时候来上课,这是最让他有成就感的时刻。

除了担任民办学校的校长,周积宁还担任社会教学机构的培训工作,经常受到各地教育局、各中小学校的邀请,“主要是给青年教师做教学经验分享,或给即将升学的学生上上课”。周积宁说,退休这些年,他经常去兴宁区、武鸣、横县、上思等地的中小学去做培训和讲课。“今年单是去横县配合六景镇教育组做培训就有5次了。”周积宁说,去县份基本都是当天一大早就出发,舟车劳顿一两个小时后,马上就要站上讲台。尽管如此,他总能全身心投入到讲课当中,路途疲劳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开办培训班

为过“上课瘾”

退休后,不少认识周积宁的学生家长主动找到他,想让他给孩子课外进行辅导。应这些需求,周积宁于2010年开了一个培训学校,在小区里租一套房,做几间教室,就开始招生了。

从小学生到高中生,周积宁的培训学校里各年级的学生基本都有。现在有五六个班的学生,周积宁的周末基本都留给学生上课用,根本没有空闲时间。“开培训学校应该挺赚钱的吧?”面对记者的提问,周积宁笑着说:“哪里有赚钱,不赔钱就好,能勉强维持下去就行。”记者了解到,五六个班的学员加起来也就一二十人,最少的一个班甚至只有两名学员,而且每个课时只收几十元辅导费。

哪怕只面对两名学生,周积宁的课也永远充满了激情。对于每个报名来培训的学生,他还会送书。平时去书店看到好的学习书籍和资料,他就会几十本上百本地买回来,然后免费赠送给培训班的学员。

“我有退休工资,还兼任民办学校的职务,办培训不求赚钱。”周积宁说,办这所培训学校这么多年,基本都是勉强收支平衡,他就是觉得给孩子们上课很过瘾。

忙碌工作勤于思考

让他“逆龄生长”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详细地询问了周积宁退休后的时间安排,他的回答是:“几乎不休息。”忙受聘单位的事,忙自己培训学校的事,忙前往各地传经送宝的事,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为了备课,周积宁要忙到凌晨2-3时,一天的睡眠时间被压缩到3、4个小时。记者问他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他说:“关键是我不觉得累啊,我觉得充满乐趣。”

记者眼前的周积宁,已经是69岁的人了,但从身材和样貌看,他确实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他依然身姿挺拔,走路带风,讲话中气十足。他说,最近都在看世界杯,已经连续好几个晚上熬夜看直播了,但他也不觉得很累,白天照样忙工作。

周积宁说,因为长期的忙碌和有计划的安排工作,使他养成了很好的自我调节功能。“我睡眠质量很高的,倒头就能睡着,而且睡十几分钟精神就恢复过来了。”坚持锻炼身体,也让他的身体机能恢复能力较强,他长期坚持的一项运动是游泳。不管春夏秋冬,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李宁体育园游泳,每次都要游上千米。

忙碌的工作,快乐的生活,不懈的锻炼,周积宁觉得自己的晚年生活是丰富多彩而且富有激情的。他说,他还有很大的热情和兴趣,期待与更多教育工作者分享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对于三尺讲台,他仍然不舍,只要还有人愿意听,他就愿意上台讲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