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 “前辈”讲述自己填志愿经历

张发研究设备故障的原因

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们即将开始填报志愿,站在十字路口,挑学校还是挑专业?追随兴趣还是迎合热点?相信很多考生带着憧憬也略感困惑。不妨先看看两位“前辈”,他们的人生或许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张发:大学改变了命运

6月27日,张发在中铁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所内聚精会神地研究列车设备的故障原因。

今年55岁的张发是一位上世纪80年代的老牌大学生,当时村里的人们家家户户都穷,供一个孩子上学需要全家人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过日子。

张发是家里的老大,家里还有四个弟弟妹妹,因为自己的勤奋努力,全家人都希望他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1981年夏天,张发怀着忐忑的心情参加了高考。

“其实我当时参加高考压力特别大,因为全家人为我上学投入了全部的钱和辛苦,如果我没有考上大学,那么就意味着多年来的付出全都付之东流。”令张发欣慰的是,自己没有辜负全家人的期望,他收到了西南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我们那个时候,大学毕业是包分配工作的,我毕业后直接到铁路工作,在铁路科研岗位一干就是33年。但当时村里很多与我同龄的伙伴们,多数留在了村里务农或外出打工。因此,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实际上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通过知识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之路。”张发说。

在张发看来,当今的学生们通过高考走进大学校园的机会与几十年前相比可谓是更容易了,但张发更希望学生们能珍惜学习机会,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奠定踏实的知识基础,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谭伟:大学拓宽了眼界

1986年出生的谭伟,是土生土长的呼市人,他参加高考是在13年前,那一年谭伟收到了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进入法学专业学习。

如今的谭伟是呼市新城区气东社区居委会的主任,回忆起高考和大学时光,他觉得是一种进一步拓展眼界、认知世界的途径,同时也是一种知识积累的过程。

谭伟(左)为办事的居民答疑解惑

“虽然我现在从事的工作与之前所学的专业并不直接对口,但是大学里积累的经历和知识还是能够为现在所做的工作提供一些支持的。”谭伟介绍,因为自己的工作在社区,经常会有一些居民到社区居委会咨询国家政策事宜、或者遇到生活中的难题寻求帮助,这其中不乏会涉及到一些法律相关的问题。这时候,就可以利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法律专业知识为居民们普及法律常识和知识,为居民能够顺利解决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谭伟坦言,在自己每天工作的区域里,年年都会遇到参加高考的考生,每当看到这些考生,就想到了当年的自己,其实上大学并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唯一途径,它只是为未来提供了一种可能。

“高考是人生中一次很重要的经历,在经历了这次人生中难得的磨砺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走向社会的道路上心态更加坚韧,因为人生就是在一次次‘考试’中走过的路,乐观积极的心态就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础。”谈及对高考生的期许,谭伟希望他们可以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内蒙古晨报记者 郭治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