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前5年左右的时间,我们要懂得探索和积累,发展才会更顺利

从20多岁进入职场,人们就开始了长达三四十年的职场长跑。我见过在这场长跑中处于不同阶段的人, 有20多岁的毛头小伙,也有准备重返职场的30岁新妈妈,还有处于中年危机的40岁的职场中坚,有打算着将来退休的50多岁的大姐。在见过了大量的案例之后, 我把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分成了四个阶段。这样的划分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人可以专注于当下的阶段,并且为未来做好准备。

先说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把它叫做探索积累期。这一阶段,大概是在大学毕业之后的五年时间,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可以前后加减三年。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探索,一个是积累。国内的教育中,普遍缺乏有效的生涯教育,所以一个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往往还没有建立起来明确的自我认知,也没有很强的规划能力,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将来的方向如何。所以很多人进入职场之后,最多的感受就是迷茫。有人迷茫着,迷茫着就焦虑了,焦虑于时间流逝,方向未定,有人迷茫着迷茫着, 就忘记了,让自己进入了和大多数人一样的日常生活。还有人迷茫着,迷茫着就释然了,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与此同时,一个人初入职场, 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转换阶段,从学生转为职场人,因为缺乏对于职业角色的体验,不明确职业角色要求,所以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所以,这个阶段是在一边适应一边探索中完成的。这个阶段并不轻松,而且, 对未来有着很大的影响。第一份工作并不是一定要达到理想目标,但是第一个阶段却是决定下-步发展的重要起点。

说说看,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做好两件事。

第一个,是要在不断升级自我认知的同时探索职业。每次寻找职业之前都要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的优势是什么?我的兴趣在哪里?做什么事情最能让我有价值感?而在每次离职之后也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份职业带给我的成长是什么?这份职业对我的最大价值是什么?这份职业中我不满意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推动一个人进行自我认知的思考。我们不可能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评就对自己完全了解了,而是在一次次职业经历中逐渐认识自己的,也不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一个绝对理想的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有体验才会有反馈,根据反馈进行调整,才会逐渐接近理想的职业。这个调整的过程既是对自我认知的升级,也是对职业探索之后的转换。有个计算机专业的男生,知道自己喜欢跟人打交道, 但是毕业的时候也看不到更多的职业选项,于是就先进入了一家通讯企业,做售后工程师。再跟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自己善于人际交往,善于沟通,善于理解客户的需求,善于处理客户的投诉。后来,他又申请了内部转岗,做了销售,一再验证了自己有这方面能力,并且对人有强烈的兴趣之后,在业余时间参加了各种能力培训,并且考了管理方向的在职研究生。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做了一次分享,而且, 他很享受这种做培训的感觉,于是他又继续去寻找做培训的机会。在进入了职场之后的第五年,他转型成为了一个销售培训师。他在毕业的时候,从来不曾想过自己会做一个培训师,但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探索跟体验中,调整着对自己的认知,也调整了自己的目标。 这个过程或长或短,必须经历。

第二件事,就是在每一份工作中沉淀职业积累。或许当下的工作并不能让人满意,但是又会有满意的工作,没有机会的这种尴尬。为了丰富自己的选项,为了下一个阶段能有更好的发展,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做好职业积累。这方面的积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职业基本素养的培养,比如结果思维,客户导向思维。第二就是专业能力训练,就是能够把自己要做得工作做好,这也是证明学习能力跟执行力的一种方式。最后就是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比如沟通能力、演讲写作能力、时间管理等,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能力,才有机会创造更大的可能性。

有个在培训公司做得小姑娘,每次都会把繁琐简单的事情做得井井有条,而且还会给学员创造一些惊喜,这些情况都被同时跟老板看到了。在产品部需要新人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她。虽然没有做过产品的职业经验,但是产品部的同事都说她认真负责,善于学习和富于创造力,这就是最宝贵的品质,而至于经验,可以慢慢积累。

总之,初入职场,需要一个探索积累期,需要通过有意识的探索,去积累出来相应的资源和能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