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观察:边缘计算+云计算助移动设备取代PC

自从智能手机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力科技产品后,取代PC的呼声就变得日益高涨,而除了智能手机外,平板电脑也是PC的一个有力挑战者。不过受制于架构、性能和工具型软件的完善度,今天的移动设备还无法替代PC,但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混合计算体系将让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PC已死的论调在业内已流行多年,尽管销量萎靡不振,但经过多年的下滑后目前销量已趋于平稳。究其原因不外乎游戏本和商用本这两大垂直体系让PC重新找准了定位并迎合了市场刚需。以办公为例,尽管Office、adobe都有移动版本,但受制于性能和产品策略,功能上均有缩水,再加上其他大量生产力软件并没有全部移植到移动平台,因此商用本依然被誉为工具型产品一哥。游戏本就更不用说了,面对性能怪兽这四个字时移动平台只能表示望尘莫及。

笔者很早以前曾是坚定的移动平台拥护者,认为只要性能越过奇点,就可以直接把PC送入坟墓。但后来发现,这个奇点看起来好像永无止境...而游戏就是最好的证明。

游戏实时画面CG化曾是每一个游戏从业者的梦想,但看看现在的3D大作游戏画面,秒杀国产电影CG都不再话下。受制于空间、功耗、架构、价格等多方面原因,时间四行移动设备的计算力想要追上PC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件事。

计算力是一方面,架构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就像很多x86的软件至今也没有登陆移动平台,而桌面系统(Windows、MacOS)和移动系统(iOS、安卓)之间也存在巨大的操作鸿沟。键鼠操作在很多场景下的精细化是触控或者语音远远达不到的。

所以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不要纠结于边缘计算的内斗,也就是移动和PC这种本地计算能力和生态比拼,如果融合了云计算又会是怎样呢?

云电脑、串流游戏这些概念相信科技爱好者都不陌生,而这实际上就是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混合计算体系。云计算平台将程序处理完后的画面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到本地设备上,而本地设备的操作指令也将通过网络反馈回云计算平台,早年QQ的远程协助和如今手机上的协助功能都是这一体系的最佳应用案例,只是早年受制于网络带宽和延迟,画面清晰度和操作流畅度都让人不尽人意,但随着5G蜂窝网以及50GE、200GE、400GE以太网标准的逐步落实和推进。云电脑的概念开始从概念走向落地。

5月初华为发布了自己的云电脑服务。而此前像是达龙云和极云惠普这些云游戏解决方案提供商早已将云游戏作为一门生意。说来有趣,这忠实的再现了目前PC市场的两大业务线:商用、游戏。华为云电脑主打的是让任何设备都可以变身PC,目标核心用户是商用人群。通过客户端APP可从任何移动设备登陆到远程的一台Win7虚拟主机上,在这上面你可以使用任何传统X86软件。而另外两者则是让任何移动设备化身游戏PC,让你不再为配置发愁。

这会是移动设备未来的发展潮流么?在笔者看来答案是YES。云计算这种远程计算方案的好处在于帮助移动设备跨越性能与架构的障碍。而按需付费的模式(小时、天、月、年)更是降低了设备的换代频率,尽管对于移动设备制造商来说这不是一件好事,但对于用户来说,这绝对是个福音。

现在有个新问题,云计算的强势地位会导致本地设备的计算力停滞发展么?笔者认为不会,有如下几点原因。1、云计算需要网络连接,当本地设备无法连接网络时,云计算无任何用武之地,此时只能依靠本地计算能力。2、云计算自身有宕机的可能,此时同样需要本地计算。3、对延迟有高要求的应用程序,比如AI实时美颜功能还是本地解决更靠谱一些。

总而言之,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融合大势已无法避免,而混合计算体系这种变相的分布式计算结构也将成为未来移动设备制造商需要努力的方向,在未来,手机和PC厂商们的重点都不应单纯的放在提升原来产品的计算能力上,而应更多发展远程协助计算平台,毕竟到那时用户所在意的将不再是本地设备的跑分快慢,谁的服务更稳定、延迟更低谁才能真正赢得未来的的市场,而届时传统的PC产业将会被这种新体系所彻底取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