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工作室】寻常物的非常意义——李铭燃雕塑装置艺术解读

寻常物的非常意义

李铭燃雕塑-装置艺术解读

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艺术家,李铭燃显示出了超群的艺术创造力。无论是题材的开拓和寓意的表达,还是材料的运用和技术的掌握方面,她都表现出了非比寻常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承载》150cm×85cm×95cm 高铬不锈钢 2012

李铭燃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雕塑是她的本行和长项,但是她通过综合材料的运用和作品的复数组合方式将雕塑扩展到装置,形成了一种名为“雕塑-装置”(Sculpture-Installation)的创作样式。应该说,“雕塑-装置”不是李铭燃的发明,世界当代艺术界包括杰夫·昆斯(Jeff Koons)和毛里奇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在内的许多著名艺术家都采取这种样式进行艺术创作。这是传统雕塑与当代装置相结合的产物,或者说是雕塑与装置的杂交品种。“雕塑-装置”往往是将多个个体单元组成一个整体而成为作品,单个的个体是雕塑,多个个体组成一个整体就变成了装置。李铭燃的《花》就具有“雕塑-装置”的典型特征,这件作品就是由一个个小菜花组成一个大菜花。除此之外,《相同?不同》和《绅士》也具有同样的属性。她的雕塑在完成度上非常高,不管是单体的制作,还是整体的配置都非常讲究、非常精到,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她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

李铭燃主要采用不锈钢来创作,这是一种非传统的雕塑媒介,也是工业文明时代特有的材料,这一媒介的运用可以使雕塑产生与传统雕塑完全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从整体上看,中国雕塑界的创作观念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就材料而言,雕塑家们仍然偏爱自然材料、植物材料和软性材料,对新材料,诸如不锈钢、玻璃和塑料这些工业材料,尤其是光电技术的应用,是非常欠缺的。即便有一些雕塑家采用了不锈钢材料,但是用得得当、做得精致的作品还不是太多。李铭燃的不锈钢雕塑在题材的选择与表达的准确之间有非常好的吻合度。不锈钢材料与传统材料——不管是青铜、木头,还是泥巴——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差异,这就是后者没有光。不锈钢材料的最大特征就是有光,不锈钢把光这样一种语言和特性引入到了雕塑,无形中极大地增强了雕塑的艺术表现力。不锈钢的反射光是一种非常神秘的东西,它既是材料本身的特性,同时又能映照周围的物象,使得作品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甚至使得作品的性状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变得多姿多彩,让观众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视觉和精神感受。

李铭燃所选取的雕塑题材,诸如坤包、高跟鞋、菜花、卷心菜、菇娘(学名毛酸浆)、种子、钱袋和面包等,都是以前没有雕塑家使用过的,从传统雕塑的角度看,这些对象都是非雕塑的题材。题材的新颖对于一个艺术家的成功至关重要,因为艺术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做什么”,其次才是“怎么做”,也就是说艺术家总是先确定自己的创作题材,然后选择适合表现这种题材的语言。从李铭燃的创作题材上,我们可以看到她采取的是一种独特的创作立场,这是一种日常叙事,也是一种个体叙事,还是一种微观叙事。中国艺术家总是偏爱宏大叙事,历史叙事和社会叙事,动辄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纵横十万里的世界文化,始终缺乏对物质世界、现实生活和个人心理某一个细节、某一个局部深入细致的刻划。李铭燃对世界的关照角度——从寻常出发、从细节出发、从自我出发——于细微处求本质,显示出强烈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李铭燃是一个女艺术家——尽管现在有很多女艺术家不太愿意让人提及其女性身份,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每一个女艺术家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出其女性特点——她的作品具有女性化与非女性化的双重属性。早期女性主义艺术家非常强调自己的女性身份,往往注重女性心理的表达,甚至采取身体创作的方式。李铭燃摆脱了女艺术家性别叙事的拘囿,超越了对自身女性心理和身体的关切,但是她在一些创作题材的选取上显示了女性的特有爱好,例如将高跟鞋和时尚坤包作为题材。另外,作品的制作也体现了她作为女性艺术家的细心和细腻。

纵观李铭燃的整个创作,我们可以将她的作品可以分为四个主题。

《饕鬄》200cm×45cm×200cm 综合材质 2013

第一个主题是消费文化,这类作品以《承载》和《饕餮》(时尚坤包)为代表,它们是对当今社会时尚和消费文化的表达。对于今天都市中的女性而言,名牌坤包几乎成了社会地位和消费品位的象征,女人们出国首先要做的就是购买国际名牌坤包——普拉达(Prada)、爱马仕(Hermés)、路易·威登(LV)和夏奈尔(Chanel)等等,如果我们要找一个与当今女性有关的消费文化符号的话,坤包无疑是有代表性的。李铭燃对这种消费文化现象似乎不持立场——既不赞赏也不反对,她的作品只是客观地呈现,而将评判的自由交给了观众。

《欲望-红》和《欲望-绿》

180cm×80cm×200cm 综合材质 2013

第二个主题是女性心理,属于这一主题的作品有《欲望-红》和《欲望-绿》,即那两只带钉子的高跟鞋,前一个是里面有钉子,后一个是外面有钉子,里面的钉子还有血迹。这两件作品无疑表达的是女性特有的心理感受,男人们不可能有穿高跟鞋的身体和心理体验,但它们有不仅仅是心理感受的表达,而是具有更深刻的象征寓意,即前者表现的是人对自我的伤害,后者是对别人的攻击。这是一种内心的意象,她通过这些钉子既含蓄又巧妙地表现了出来。这就是在去年的展览上这两件作品令我印象深刻、过目难忘的原因。

《触不可及》 200cm×115cm×70cm 高铬不锈钢 2013

第三个主题是生命精神或生死意识,《触不可及》(两只手)和《非常态》(骷髅头)就属于这一主题的作品。《触不可及》刻画的是一双合掌的手,一只是戴手套的有生命的手,一只是只剩骨骼的死亡的手,这是一场生与死的对话。这样的构思非常巧妙,尽管没有宏大的场面,也没有更多的形象,但这件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非常态》是一个不锈钢的骷髅头,独具匠心的是,李铭燃在那个骷髅头上刻画出了一幅世界地图,骷髅头是死亡的象征,她还试图把它变成一种全人类共同命运的象征,因为世界地图具有普世性的寓意。李铭燃有意把非洲地图刻画在骷髅头的额头上,不禁让我想到人类起源于非洲的传说,另外,非洲地图的形状与人的骷髅头的侧影十分相似,因此可以肯定这一设计不是随意为之。

《落花如梦》 尺寸可变 骨瓷 2014

李铭燃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这个骷髅头,还让我联想到达明安·赫斯特的《为了上帝的爱》,那个镶满了钻石的骷髅头,那件作品是世界当代艺术中把死亡和消费文化、悲剧和感官刺激结合得最完美的作品。我们知道用骷髅头形象做作品的艺术家很多,因此要做出个性很难,但李铭燃的这件不锈钢作品《非常态》仍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除了上面提到的作品本身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灯光的作用。由于展厅中眩目的蓝色灯光,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梦幻般的骷髅头,它的轮廓线被光线消解,我们甚至看不到它的细节,这正是灯光产生的奇异效果。

《非·常花》120cm×120cm×60cm 综合材质 2012

第四个主题是自然生命,这类作品以《花》(菜花)、《相同?不同!》(卷心菜)、《红菇娘》和《裂》(种子)为代表,李铭燃把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这些蔬菜做成艺术品,让寻常之物获得了非凡的意义。事实上,这些物品都是以前的雕塑家从来没有涉猎过的题材。

《裂》45cm×120cm×80cm 高铬不锈钢 2012

李铭燃作品的四个主题其实是她关注的人类生命的四个维度,即人类生命的文化性、心理性、精神性和物质性,这四个维度或属性构成了人类生命的全部,因为可以说,李铭燃的艺术世界是丰满而充盈的。一个年轻艺术家具有如此敏锐和丰富的生命感受力,同时拥有如此独特而又纯熟的表达能力,的确难能可贵、令人赞叹。

李铭燃工作照

李铭燃

1987 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

2011 年赴西班牙马德里交流学习

2012 年毕业于中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现居住、创作于北京。

参展情况

2018 膺·未来——/新西塘美术馆/嘉善/中国

2017 “虚拟车间”——/合肥美术馆/合肥/中国

2017 倾巢计划——/ZERO 零艺术中心/北京 中国

2015 “新态 2015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太原美术馆/太原 中国

2015 青年艺术+ 年度大展——/北京当代艺术馆/北京 中国

2015 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 /中华艺术宫/ 上海 中国

2015 “XIANG”展(象=像=相)——/中日友好会馆/日本 东京

2014 第二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 (上海)——暨2014 年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龙美术馆(浦东馆)/上海中国

2014 非常态——李铭燃个展/ZERO 零艺术中心/北京 中国

2013 色温——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思南美术大学/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2013 “她的?”——ZERO 首届当代女性雕塑展/ZERO 零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3 时尚之巅——当代女性艺术邀请展/悦美术馆/北京 中国

2013 巴黎冬季艺术沙龙/蒙特利尔艺术中心/巴黎 法国

2012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优秀作品展/中国雕塑博物馆/大同 中国

2012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展/ZERO 零艺术中心/北京 中国

2011 面孔/ZERO 零艺术中心/北京 中国

作品收藏

2012 作品《承载》、《花非花》参加“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展览,并被中国雕塑博物馆收藏

2013 作品《承载》被英国爵士及新加坡藏家收藏

2014 作品《饕餮》被沈阳万达广场收藏

2014 作品《非常态》被中国上海龙美术馆收藏

2017 作品《触不可及》放大到沈阳莫子山国际雕塑公园

2017 作品《落花如梦》被新西塘左岸美术馆收藏

注:【艺术家工作室】 寻常物的非常意义——李铭燃雕塑装置艺术解读

摘选自《画廊》杂志2018年3月刊

撰文:王端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