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温婉5天收入过亿,读书还有什么用?

温婉被封杀时,还引起了一些争议。关于网红,似乎大家都是一边嗤之以鼻一边默默的贡献着阅读量。

起初,温婉因为在抖音上在地库里跳“GUCCI GUCCI PRADA PRADA”的魔性视频迅速窜红。

一夜涨粉300万, 单只视频一周之内播放量过两亿。甚至连上三天微博热搜,让多少已经出道的明星羡慕嫉妒恨啊!

但第四天就被网友爆料,温婉曾多次整容,人品差,辍学,私生活混乱,骗男友的钱,就连17岁年龄也是谎报。

因此,又一夜之间,她被封杀了,开了个小号也被封了。

这次直播,她又轻而易举的上了热搜。在直播里,温婉捏鼻子、捏下巴,强调自己除了眼睛其他地方都没有动过。

甚至还走心的聊起自己的网红事迹:走红是意外,被封杀也是像过山车,前段时间被曝出的黑料都不是真实的自己。

其实,网红的形象犹如明星的人设一般,一旦崩塌再无翻身的机会。她们在网络社会有诸多不真实性,尤其是颜值造假。

不论是化妆、整容、美颜等等,网红们使出浑身解数来达到审美的标准。

99年的女孩韩安冉,因参加《变形计》而被大家熟知。节目结束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变成乖乖女,反而开启了她无尽头的“变脸之路”。

韩安冉曾在微博上自曝整形30多次,大眼睛、尖下巴、高鼻梁、嘟嘟唇,这些网红脸标配的整形方式韩安冉都没错过,甚至把这些标准发挥到了“极致”。

多次整容的后果就是整个人极为僵硬不自然,蛇精脸看起来很惊悚。她整了多次的鼻子甚至在某次直播中,直接被自己碰歪。

但韩安冉却吸引着几百万的粉丝,开了服装和化妆品两家网店,粉丝过百万,收入很可观。也有网传温婉的营销策划公司5天内收入数亿元。

网红“高点击量”,“高点赞量”的“哗众取宠”背后,永远是一颗虚荣和驱利的心。

短视频社交平台其实只想为你展示一个极其完美的世界,而现实中,完美本身就不存在。

但是,互联网的伟大正是在于,普通人的表达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正如著名波谱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所说「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是不可逆的,移动时代让这种去中心化更快,更短,更碎片,更懂你,又有何错之有呢?

有人称抖音为精神鸦片,因为刷抖音是不会累的。它不需要你全神贯注的投入,也不会出现你不喜欢看的节目。

这一切都来自于抖音的精准的视频推送算法。从内容的角度而言,做你喜欢看的内容,有错么,难道非要做你不爱看的视频才值得歌颂?

并不是!其实,对于个人,蹦迪是自由,整容也是自由,你有权选择你的样貌,选择你的生活方式。

但靠整容和简单几个蹦迪动作就可以走红网络,获得千万人关注之后就已经有了明星属性。

这才是网红们的问题所在。他们是公众人物,需要有社会责任感,而不是享受着万人追捧还在无底线的博眼球。

上文提到的韩安冉跟男友互抖黑料,爆出自己18岁就流产了。但这对于网红圈根本不算事,反而很“流行”。

“快手一姐”杨清柠在17岁就成了孩子妈妈,孩子的父亲是当时同样未成年的男生——王乐乐。

两个人在快手平台上拥有4500多万粉丝,更掀起了一股炫耀少女怀孕的风气。

在发现早孕引来的关注度后,网上甚至还掀起争当“全网最小妈妈”、“全村最小妈妈”的风潮。

王乐乐,还干过一件事: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呼叫转移到110,因为粉丝众多,短短半个小时,市公安局服务台连续接到1000+报警电话。

大量警席位被占用,随后,王乐乐被当地警方拘留。

后来,杨清柠在微博上秀出自己与儿子的照片,但王乐乐却在她孕期家暴、出轨,最后生下孩子后两人不欢而散。

但在三观未成形的00后看来,十几岁的年纪不用读书,抱着孩子就能顺带把钱挣了,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温婉账号被封后,有粉丝替她叫冤:又没犯法为啥要被封杀呢?被爆她因为交了富二代男朋友才有钱整容买大牌后反而一下子成为粉丝的“榜样”。

大家都想“像她一样不用上学,当网红赚大钱”。甚至成为女生靠整容打破固有阶级壁垒的典范,还读出几分励志的感动...

为了赚取流量短视频平台上还有违法行为,晒偷车牌、做假口红、踩踏警车、挑衅警察、冒充省公安厅副厅长等等...

网络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限于虚拟世界,这些在成年人看起来“一笑而过”的小视频、网络段子,却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

曾经有一个调查,面对「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的问题,之前人们会回答:飞行员、科学家、老师...

可如今,一位小学三年级女生回答「我未来的理想是当网红」。虽然网红也是一个职业,但就是听起来哪里怪怪的?

比尔盖茨曾在采访中说过,他认为13岁是孩子拥有第一部手机的合适年龄。在国内,当电子产品正在飞速低龄化,抖音快手迅速占据了小学生的生活。

对于心智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未成年人来说,未知世界都是新奇的,他们很容易被另类、虚荣的诱惑吸引。

很快,快手平台也回应已经对低龄妈妈视频进行清查,并在其官方微博向用户致歉,回应称已查删了低龄妈妈视频,对个别影响恶劣的账号直接封号。

如果,乖孩子们从小被教育要努力学习、考大学、追求人生理想,却不如在整容傍大款在地库里社会摇的同学更有名有利的?那读书还有什么用呢?

1985年出版的《娱乐至死》这本书上有一句话:

作者尼尔·波兹曼为了控诉当时美国由于电视等媒介的出现,对美国精神的再塑造,让人们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其实每一个新兴媒介出现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争议在。电视刚出现会这样,手机更是。

微信刚推出时也被骂成天沉迷在朋友圈,公众号文章远离纸质版的书籍,碎片化的阅读不够深入太过肤浅?

但现在微信已经在改变阅读习惯甚至生活习惯,毋庸置疑更加方便了。至于新媒体和纸质的区别,只是介质变了并不代表内容就差了。

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是普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罢了,它教你训狗教你化妆推荐你好吃好玩的很有趣且有用。

早上先听一段60秒语音的《逻辑思维》,他告诉我们,花长时间读大部头是没有效率的,不如这几个观点,有趣又生动,满足你的知识焦虑。

我并不是diss网红,也不是认为只有读书才可以有出路。只不过,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做媒体的时代,并不是人人都懂媒体的责任。

值得庆幸的是,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里,因监管不到位的侥幸生存都是暂时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