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李恒毅博士在美国电化学会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我院机电工程系李恒毅博士研究成果“High Activity and Excellent Stability of Ternary Ru(CoSe2)/C with Enhanced Ru Utilization”发表于美国电化学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165 (9) F684-F692 (2018))(该期刊为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3.259,JCR二区,属于国际电化学领域权威期刊)。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替代传统能源的清洁能源之一,目前燃料电池所用的关键材料催化剂铂储量低,成本高昂,是制约燃料电池商业化的主要因素,寻找能替代铂的催化剂一直是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李恒毅博士研究团队制备的非铂催化剂Ru(CoSe2)/C,具有低Ru载量,高Ru利用率,低成本等特点。该催化剂用于燃料电池阴极,单电池的功率密度在H2-O2下达到151 mW/cm2,具备了一定的应用前景。

——李恒毅博士(右)和程璇教授(左)合影

该成果依托我院动力电池材料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程璇教授课题组协同研究。厦门大学硕士生郑骥武、博士生龚青参与了协同创新中心的交流研究工作,为该成果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