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晚荐读 | 在云端享用美食是种什么体验?深圳这些地方够高端够浪漫

极目高天远,尽意白云端。

作为一座年轻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汇集了全世界的美味,它们在此交融、发散、创新。在这其中,云端餐厅便是独具特色的一处美食集聚地。澄澈明净的天空、丰富多姿的游云,以及令人迷醉的都市风光,味蕾的探索之旅与 " 云端 " 发生奇妙反应。

" 云端 " 之上,精心挑选的食材,精当的烹饪方式,专业舒适的服务,以及餐厅对厨艺创新的极致追求,更是 " 云端 " 品质的最佳诠释。

当阳光透过大大的落地窗,斑驳地洒落在精致的餐桌上,一切都变得很惬意。在这样的地方就餐,坐拥宜人风景,充分释放味蕾神经,吃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云端之赏:餐厅不断刷新高度

深圳高楼的更迭史,也是一部深圳的城市发展史。

上世纪 80 年代,高 160 米的国贸大厦保持了中国第一高楼地位 10 年之久,创造了 " 三天一层楼 " 建设的 " 深圳速度 "。位于国贸大厦 49 层的旋转餐厅,曾被誉为 " 中华之最 "。对于许多当时的深圳人来说,琳琅满目的菜品还不是重点,将双手贴在旋转餐厅的全景玻璃窗上,脚踩在地毯上,在餐厅旋转上一圈,才是最大的乐趣。

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384 米高的地王大厦取代国贸大厦成为深圳新地标,也是当时的 " 亚洲第一高楼 "。2011 年,441.8 米高的京基 100 建成。2015 年,随着平安金融中心封顶,新的城市天际线宣告诞生。

每一个在深圳生活过的人,都曾以高耸入云的大楼为地标,在深圳寻找方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从高楼之上的云端餐厅向外俯瞰的美景,也让人流连。

高居 592.5 米的上空,位于 " 深圳第一高楼 " 平安金融中心至高处—— 117 层至 118 层的傲廬餐厅近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沙和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出禅宗微景观 " 枯山水 ",电梯的侧面悬挂着曾梵志的巨幅画作《拉奥孔》,傲廬餐厅利用空间上的纵横交错,与石、花和光这些元素结合,让整个餐厅充满了艺术气息。

高居 449 米,深圳最高的日本餐厅田舍家位于平安金融中心的第 115 层。东瀛风格手绘画以及大量日式艺术品,将日本的恬静禅意和现代感呈现在客人面前。透过大块的落地窗,晴天的浮云游动、忽隐忽现的城市景色,雨天的云雾缭绕,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震撼尽收眼底。

橙黄色的灯光,配以精致圆桌的软沙发座、坐拥深港两地云端美景的靠窗位,充满仪式感的长桌,位于罗湖君悦酒店 37 楼的悦景扒房将欧洲情调与深圳景色绝妙融合,古典的吊灯使整个餐厅看起来富于韵律感且大方典雅,烛光摇曳,既温暖,又浪漫。

占据京基 100 大厦顶端,深圳瑞吉酒店坐拥深圳都市全景及香港葱绿山景。秀餐厅、闲逸廊 / 瑞吉吧、欧尔巴意大利餐厅分别位于京基 100 大厦的第 95 层、第 96 层和第 99 层,装修各异却各具特色。在餐厅待上一天,可以看到一整天的景色变化,日间沐浴于自然日光与云层美景之中,夜间饱览都市的繁华。

云端之味:每个餐厅都有独特美味

随高楼而起的,是深圳人对美味的极致追求。

真 精品食材原汁原味

忠于食材原本的味道,以最真实的方式呈现食材的本质,是深圳云端餐厅的共同追求。因此,想要做出真正高品质的美味,非高品质的食材不能完成。

来自北海道深水海域,喜知次鱼是在日本有 " 深海红宝石 " 之称的高品质鱼类。平安金融中心第 115 层田舍家的喜知次鱼以人手逐条捕获,确保鱼身及鱼肉不会受损。制作前,鱼身用铁签固定好,鱼鳍鱼尾鱼身施以锥针,均匀抹上深圳本土海盐,再用高达 900 摄氏度的高温炭火烘烤,尽数引出鱼的原汁原味。制作完成的喜知次鱼,外皮香脆,入口则鱼油丰富,肉质鲜嫩。深圳海盐和日本北海道鱼,成就了云端餐厅独特的美味。

红白相间的纹理彰显着牛扒的好品质。君悦酒店第 37 层的悦景扒房招牌牛扒,选用纯种和牛 M9 级的牛腹肉,仅以胡椒、盐、油调味,再根据客人要求的成熟度放进烤箱烤,烹饪的过程中丝毫未破坏肉身纤维。五成熟是最佳,油花炭烤后散发淡淡的香味,中间的肉还呈现着粉嫩色泽,配海盐食用,入口鲜嫩又多汁,以新鲜的番茄和土豆泥摆盘,不仅口感丰富有层次,且色彩鲜艳。

鸡腿肉嫩滑,汤汁晶莹剔透,入口甘甜。一碗鸡汤,体现了粤菜的精髓,也体现了平安金融中心第 118 层傲廬餐厅对食材的把握。在鸡肉的选用部位、运送时间、运送方式方面,傲廬餐厅行政总厨周志强对食材的要求精准到每一个细节。" 五点钟杀的鸡,六点要送到这里,运送过程中要用保温箱隔离、保温。"

食材精挑细选,烹饪过程也毫不马虎。" 食材很娇气的,你要爱护好它。" 周志强在烹饪过程中的用火、用油、调味、落欠、出品一丝不苟、一气呵成,用最短的时间、最恰当的温度,烹饪最纯正的味道。

时 当季食材鲜嫩可口

" 不时不食 "。寻找时令食材,把季节里最动人的味道留在嘴里,是深圳云端餐厅的坚持。

香煎鹅肝,是悦景扒房除牛扒外的 " 网红菜 "。搭配鹅肝的食材不断因时令而改变,是副主厨罗晓琼的 " 小心思 "。精选的法国进口鹅肝口感细腻,放入嘴中就迅速融化,唇齿间留有一丝玉米清香。炎热的六月佐以烤蜜桃、香草蜜桃泥,带给食客盛夏一丝清甜;春节时期则搭配椰菜,微酸的口感正好中和了过年期间大鱼大肉的肥腻。

金枪鱼腹、鸟背、马粪海胆、银鳕鱼、平政、小肌、赤牡丹虾、深海池鱼、鲜鲽鱼边、赤贝、真鲷是当季的田舍家特别推出的寿司拼盘。田舍家的刺身均是根据不同的时令,从日本空运过来,组合最新鲜的食材。寿司拼盘吃法顺序也有讲究,一般都是从白身鱼吃到赤身鱼,先吃口感清爽的,再吃油脂丰富的。

苹果片、西瓜片、橙子片、小西红柿是众人印象中果盘的 " 标配 ",傲廬餐厅却别出新意,每一天的果盘都是行政总厨周志强精心挑选的当季水果,时值盛夏,果盘里摆放着精美的荔枝、蓝莓、樱桃、哈密瓜等。如果说,甜蜜果盘是餐宴结束的象征,那么精心搭配的当季果盘则是食客们结束餐食之时最大的惊喜。

新 深圳特调 " 盐玛丽 "

文化的碰撞带来美味的升华,形成了深圳云端餐厅的创新味道。

在傲廬餐厅,三层的甜品塔上,底层是中式的虾多士、金丝鲍鱼,中层是西式的司康饼配果酱和奶油、马卡龙和各式创意甜点,最顶层则是精致的小果盘,装有应季的蓝莓、樱桃、哈密瓜等各式水果。甜与咸的碰撞,中式酥皮点心与西式蛋糕融合,时令水果与经典水果结合。

当唇边碰上杯沿,小盐粒便 " 钻 " 入口腔,喝上一口 " 盐玛丽 ",让它在口腔中慢慢环绕,感受盐的咸鲜、番茄汁的酸甜、伏特加的激情与西芹汁的清爽碰撞的奇妙口感。"YAN Mary" 是位于京基 100 大厦第 96 层深圳瑞吉酒店瑞吉吧的招牌。血腥玛丽鸡尾酒(Bloody Mary)是深圳瑞吉酒店的首创,深圳瑞吉酒店总经理、来自马来西亚的浪漫美酒家叶家文(Yap Jtawen),以新鲜牡蛎和海盐为灵感,调配出了一道为深圳特调的 " 盐玛丽 " 鸡尾酒,在原有血腥玛丽的鸡尾酒配方加入食盐,并配以生蚝。新鲜调制出来的 " 盐玛丽 " 需在一个半小时内喝完,才能最真实地感受那股如神奇魔法般的味道。

云端服务:用心打造愉悦细节

饮食不只是为了生活,深圳云端餐厅渴望向人们传达这样一个理念——在繁忙的大都市里,慢下来,欣赏生活、享受生活格外重要。舒适的用餐氛围、专业的服务和令人愉悦的细节,成了云端餐厅创造人与顾客之间更好连接的法宝。

在田舍家用餐,最难忘的是热闹的气氛。顾客点菜后,侍应及厨师会以日语大声重复叫喊菜名,料理师将每道料理制作完成后,便会大声呼喊这道料理的名称,声音此起彼落,热闹得很。最后,料理师用船桨将料理呈现在食客面前,既保证了食物到达客人时的新鲜度,又充满仪式感。

服务往往体现在细节。在深圳瑞吉酒店瑞吉吧,通过简单的聊天了解客人的心情、口味喜好等信息,每一款鸡尾酒都是瑞吉吧调酒师热纳得(Renaud)为客人量身定制的。热纳得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位客人点了一杯血腥玛丽,由于没有提出特别的要求,他就按照正常配方及流程调制了一杯 " 盐玛丽 "。但是,当客人品尝过酒之后,提出这款酒可以给他调制得更咸、更辣。热纳得当即按照客人的口味为他重新调制了一杯酒,并配了一瓶 " 辣椒仔 " 给他。后来,客人加了近半瓶 " 辣椒仔 " 在酒里。这件事让热纳得深刻感受到,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看待喜欢的事物,也因如此,调酒师需要按照客人的喜好,去为他们量身打造饮酒。

在英文里,调酒师是 Bartender,Bar 的本意是木板,而 Tender 是温柔,Bar 是表示没有温度的木板,只因为有了 Tender,酒吧才有了灵魂。同样,每一款鸡尾酒的调制,不仅仅要有标准的配方、娴熟的手法,更重要的是调酒师内心的温柔。

64 款威士忌,爵士乐的起伏,搭配钢筋混凝土的空灵是傲廬餐厅晚间酒吧最好的写照。然而,来到这里的人往往并不只为一杯酒,有酒的地方就有故事,这是傲廬的初心——也许只是聊起这杯酒的历史或是朋友般聊聊天。" 因为这杯威士忌,或许我们可以成为朋友 ",这是傲廬餐厅团队最希望做的事情。

云端追求:归零寻求人生新高度

热纳得来自法国,在深圳生活一年多了,能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习,是他选择留在深圳的原因。" 吧台对我来说是非常特别的,我可以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他们不尽相同,却非常有趣。" 如今,热纳得已经是瑞吉吧的当家调酒师,在完成每天工作的同时,他也运用自己在酒水及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培养着公司的新人。

学酒店管理专业的吴万明加入悦景扒房已经 7 年了。人说 " 七年之痒 ",吴万明却始终坚信一句话," 出世的态度做人,入世的态度做事 "。凭借对葡萄酒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吴万明为悦景扒房撰写的酒单,已经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年度酒单大奖(两个杯等级)。读书、品酒,坐着火车摇摇晃晃看沿途的风景是吴万明脑海中最惬意的样子,但同时,他又喜僻幽小径,想看看不同的风景。看似矛盾的他却也是再真实不过,就好似吴万明最爱的纳帕谷的黑皮诺——气味浓郁芬芳,口感却细腻柔和,冲突又完美,矛盾又和谐,这是葡萄酒的乐趣。

今年 56 岁的傲廬餐厅经理埃里克(Eric)从小在香港长大,年少的他曾不顾父母的反对投身餐饮行业,后来离开香港到北京工作,再辗转到重庆、昆明、厦门等城市,转场一圈后,又回到香港。十年沉淀,他和合伙人一起带领香港的餐厅挺进了 " 全球 50 强 "。然而当一切稳定下来,可以坐享其成的时候,他却选择了从零开始——离开香港餐厅,来到深圳,带领团队创建傲廬餐厅。

" 在那边(香港餐厅)再待 10 年也很安逸,但这不是我想要的。" 埃里克追求的是人生能从一个高度到另一个高度。" 现在的工作是辛苦的,更是开心的,因为能带着团队为同一个目标前进。"

深圳晚报记者 王炳乾 实习生 邬佳颖 编辑 刘国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