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工智能,他真的能代替人类的工作吗?

最近看《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一书,作为一个文科生,虽然这本书没有复杂的专业知识,对我来说还是有些难度,如何理解机器人学习,如何生命1.0、如何理解生命2.0、计算机语言等。但是这本书对于未来的世界将如何运行提供的非常好的参考价值,所以还是值得读读。为了更好的理解这本书,每读完一章写一篇读书笔记,以便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

在回答什么是人工智能前我们先来回答什么是智能。

在《生命3.0: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这本书里作者给人工智能下了一个定义:

intelligence = ability to accomplish complex goals

智能就是有能力去完成复杂的目标。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目标,一个是能力。

人工智能有能力完成一个目标吗?

这个能力是什么?它需要哪些条件?

试想一下,当我们要完成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们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首先,计算当前的形势,判断当前形势,接着从记忆里提取实现这个目标的知识。此外,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完善我们的知识库,因为环境是在不断的变化的。

所以,当一个事物具有智能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条件:

1、记忆;

2、计算,编码;

2、学习。

一、记忆;

机器人有记忆吗?

答案是有的,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记忆力”越来越惊人,也越来越便宜,机器人是怎么记忆的呢?

学过计算机的人都知道,计算机只认识0和1两个数字,任何事物想要存储到计算机里面都需要转换成这两个数字,比如“A”这个字母的二进制编码为01000001,它所对应的十进制编码为65。“+”号的二进制编码为00101100,对应的十进制编码为43。 低级语言几乎是完全的0,1代码,这样计算机可以直接识别,所以效率就高 而一些高级语言,比如C,C++,JAVA等等这样的,它们写出来是一些人可以看懂的语言,但是计算机看不懂,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编译器把这些高级语言转换成低级语言,这里就需要一个时间,也就是造成效率减少的一个原因。

然后计算机把编码成0和1的数字用各种盘存储起来,可以是光盘,U盘、硬盘等。

人类是如何记忆的呢?

答案是神经元。

这里将会涉及到非常多的脑科学的知识,就不细讲了,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总之,人类的记忆是存储在神经元中。

二、计算和编码

前面说了,机器要有能完成复杂目标的能力才能叫做智能,当机器有了记忆,当需要完成一个目标的时候,如何对目标进行编码、根据目标来提取记忆呢,机器人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回答另外一个问题,我们面对的世界是否可以编码,是否能让机器人编码?或者说,我们面对的世界可以用最简单的0和1代替。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得科学家来回答。

不过我们可以从《知无涯者》数学天才拉马努金那里找到些启示。

假如这个世界可以编码,那么机器人就可以计算。

三、学习

最后,机器人可以学习吗?

这里涉及到机器学习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看谷歌高级软件工程师 Will卢东旭的【白话AI】机器是如何学习的?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能阻止人工智能的到来吗?

答案是不能,因为摩尔定律决定了假如这项技术停止发展,那么他将很多被代替。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让我们的真空管再缩小,我们可以用晶体管代替它,之后再用集成电路,让电子在二维空间里运动。一旦技术发展到极限,我们将找到新的物质来代替它,三维电路或是其它物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