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来临,你知道如何选择合肥的游泳池吗?

正值高温酷暑天气,合肥各大游泳馆人气渐增,游泳池水质成市民关心焦点。

7 月 4 日,记者跟随合肥市卫生监督部门对省城市区营业性游泳场所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检查发现,合肥市游泳场馆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场馆位于小区内,这些场所普遍卫生条件一般,市民应选择环境达标的游泳场馆游泳。

检测:信息公布和水质检测都要过关

在合肥市体育馆内的游泳馆,相关信息公示栏做得较为仔细。池中水质检测显示,水质基本达标,仅净脚池残留的氯余量偏高,会刺激皮肤。

" 这并不意味不能游泳、影响健康,总体可认定为合格。" 检查人员介绍,合肥市体育馆游泳馆的余氯值为 0.8,游泳池场馆池水的余氯的国标是在 0.3 到 0.5,但为保证池水卫生,游泳行业内的标准,上限为 1.0。合肥市体育馆的游泳池是室外池,余氯挥发较快,为保证池水的消毒效果会适当加大氯的投放。同时,采样的时间是在消毒剂刚刚投放之后,此时余氯测试偏高是正常现象。

评定:C 级馆大多位于小区周边

每年合肥市都要对全市的经营性游泳场馆进行卫生等级评定,今年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结果下月出炉。

记者注意到,在去年的合肥市 121 所游泳场馆卫生等级评定中,在 C 级游泳场所中

大部分是诸如 " 安徽健之行健身有限公司国购广场店 "、" 合肥市蜀山区纤体魔方健身会所 "、" 合肥维思盾健身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巢湖经济开发区半汤志华温泉苑 " 这样的娱乐健身场所的游泳池,但也包括了华润紫云府、绿城百合公寓、元一名城、宝业绿苑这样的小区周边泳池。

" 小区的游泳池是卫生部门监督的盲点区,很多小区游泳馆因为便宜,被许多市民优先选择,但是这些游泳场所很多有卫生隐患,卫生不达标,很容易引发各种卫生疾病。" 合肥市卫生监督所环境卫生监督科卫生监督员吴昕介绍。

" 去年公布的 121 家游泳场所虽然新旧程度、软硬件设备存在差异,但全部都有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吴昕介绍,即便是 " 大名单 " 中那被评定为 C 级的游泳场所也是证件齐全,也就是说榜单上找不到的游泳馆都是 " 无证运营 "。

目前合肥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游泳场所为 121 家," 市内出现无证游泳场所主要有两个,一是当事人拒不办证,另外就是当事人虽然申请了,但是现有卫生条件并不符合卫生标准。"

吴昕介绍,无证经营的游泳场所大多分布在居民小区内。" 小区内要是在会所里新建或者在露天公共区域改造游泳池,大都是由承建方直接与小区物业合作,没有上报卫生部门。"

" 根据规定,只要没有公示就不得营业。不存在试运营、试营业的说法。" 该工作人员介绍,检查中发现,评级较低的游泳场馆除了部分是因为硬件不达标以外,很多在小区内新建的露天游泳池是由于小区在规划时并没有向建设部门申报游泳池用地,这导致后期办理相关规划许可证件时,出现障碍。

判断泳池卫生有妙招

游泳馆的水质达标了,但前来游泳的人可能会因各种疾病,根本不适合游泳。对此,合肥市卫生监督所提醒市民,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是否前去游泳。如患有严重沙眼、中耳炎、肠道传染病、心脏病、肝炎、红眼病、性病以及精神病患者和酗酒者,都不应该进入公共游泳池。

" 泳客游泳前,应注意游泳场所入口等醒目位置悬挂的卫生信誉度等级标识(A、B、C)、卫生许可证及水质公示 "。执法人员提醒,市民可以通过看标识上的 " 脸型 " 来形象地了解游泳池的卫生信誉度等级。A 级为大笑,表示卫生状况优秀 ;B 级为微笑,卫生状况良好 ;C 级为平脸,卫生状况一般 ; 没有悬挂的说明卫生状况差,不予评级。选择游泳场所时,注意选择卫生等级高的 A、B 级的单位。

此外,进入游泳场所后,应自觉遵守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规定,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游泳卫生习惯,自带泳镜、泳帽、耳塞、鼻塞等,做好自我保护。市民对游泳馆如有发现的问题,也可向属地卫生监督机构投诉举报。

一般市民又该如何判断泳池卫生是否达标呢?执法人员表示,主要方法是 " 两看一闻 "。

市民可通过观察泳池水的颜色辨别,如果水质透亮,颜色不太绿,则水质很好。同时,留意泳池底部或泳池旁边的出水口,看是否有水源源不断进出的现象。如果有,说明水循环消毒装置在正常运转,可放心游泳。另外,也可通过闻气味来辨别水质好坏,最好不要有刺鼻的味道。

良好的水质也需要市民的社会公德来维护,卫生监督部门提醒市民,进入泳池游泳前应先淋浴洗净身体,并卸掉妆容。阮晓琳合肥晚报、ZAKER 合肥记者 杨赛君 文图 视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