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给基层年轻公务员设五年服务年限,真的好吗?

「深度」给基层年轻公务员设五年服务年限,真的好吗?

碧翰烽/文

90后的小李最近有些纠结,他考上了一个偏远乡镇的公务员。虽然这是个喜事,可是他却高兴不起来,不知道该不该去做这个公务员。

细问得知,一者,这个乡镇公务员是有服务年限限制的,五年之内不能报考其它地方公务员,否则还要追究违约责任;二者,如果不去当这个公务员,也会面临五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惩罚。

就他的心思来说,当然不想在这个偏远的乡镇当一辈子公务员,还是想要考到城市来。可是现在城市的公务员,一般年龄要求都比较高,几乎都在三十岁甚至二十八岁以下。

小李说,现在自己就有二十八岁了,如果再过五年,就三十三岁了,还有什么希望。而现在的环境,想要通过自己工作的努力,从乡镇得到重用、提拔,也没有多大的空间与机会。

无独有偶,很多年轻人也向我表达过这样的忧虑。有的年轻人甚至为了从偏远乡镇考出去,不惜悄悄报考,待到考取城市公务员的时候,又不惜撕毁合约,甚至宁愿赔钱,也要离开偏远的乡镇。

对于这个规定,我很理解一些地方的苦衷。因为在一些地方,不少年轻人就是将乡镇当作一个跳板,先考个公务员的资格,然后继续报考公务员,直到考到自己满意为止。

有的偏远山区的乡镇书记曾经苦笑,他们这里的年轻公务员换的最频繁,要么被县里借调走,要么是自己考走。这样导致基层年轻公务员人心不稳、事情得不到倚靠。

因为如此,不少地方对于基层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学校老师等服务年限,都做出了规定。

不过,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一是有违人才自由流动的规律。也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成长,人才的成长是需要自由、竞争环境的。何况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本就是客观规律,你怎么能够违背。

二是基层想要留住人才,关键要从待遇、地位、晋职、价值体现等诸多方面下力。让人才真正愿意扎根基层,否则强行的年限限制,人心并不服气,也不过是让一些人得过且过。

三是现在的人才选拔在年龄方面过于关注,要么是强调年轻化,要么又强调不唯年龄。如果这里是五年限制,那里又是三年要求,人生又有几个五年、三年,说不定机遇就会溜走。

只有在人才选拔方面,注重从能力、政绩方面入手,而不是看重什么年龄、文凭、资历等因素,相信就会激发人才的活力,无论是基层等哪个平台,都可以进行充分施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