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货轮以“生死时速”飙向大连?专家称:只能当段子听

文|蔡家欣 黄蕙昭 编辑|孙俊彬

“飞马峰号”7月5日、6日的航行路线。

新华社消息,中国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已于北京时间7月6日12:01开始正式实施。

6日上午,彭博社报道,一艘装载着大豆的美国货船 “飞马峰号”正在接近大连港,“飞马峰号”能否在25%关税落地前抵达其目的地引起网

络热议。多家媒体报道称,这艘载有7万吨美国大豆的货轮正以“生死时速”狂飙冲向大连港,并计划于7月6号13时到达大连港。

国际关系学者王烜向《后窗》表示,“这只能当成一个段子听。”

实时船讯提供的数据显示,“生死时速”并不存在。货船“飞马峰号”7月5日下午越过朝鲜海峡进入黄海之后,速度保持在13节左右,6日早上7点半,货船里大连港的直线距离还有120海里左右,也就是说,按照该船的最大设计速度(14海里每小时)依然需要8个小时以上,几乎不可能在中午12点前达到大连港。事实上,该船北京时间6月19日从西雅图出发,航线运行速度并未显示其过程一直处于最大航速状态。

对此,大连海事局工作人员向《后窗》表示,根据目前港口调度,货船“飞马峰号”计划靠港地点为大连北良港,但预计今日无法靠岸。事实上,海关一般在下午4点结束清关,而根据“飞马峰号”的航行速度,最快也要下午5点靠岸。

“飞马峰号”管理公司OSM Ship Management Pte Ltd.上海办事处表示,作为船舶管理公司,承运的具体事务视双方签订合同而定。

“飞马峰号”。图片来自网络

这艘货轮之所以如此引发关注,因为它意味着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第一枪。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也是美国大豆出口的最大客户。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宣布对约340亿美元商品实施加征25%的关税;中方同时表示将给予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反击,对包括大豆在内的美国进口多宗产品加征25%的关税。彭博社称,由于中美贸易关系日益紧张,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交易量上个月大跌14%;而中方大豆期货则上涨了4%。

据报道,这艘货船上载有的大豆价值超1.5亿人民币,买家为中储粮总公司。根据最新关税政策,一旦新的加征关税措施正式实施,“飞马峰号”报关后将被额外征收超过千万元人民币的关税。那么,这部分多出来的“成本”究竟是由谁买单?

业内人士介绍,2007年之后,中国企业外贸多采用CIF条款,即到岸价,它只包含成本,保险,运费,不含税费。至于此次中储粮和美国卖家采取何种条款,则视具体合同而定。

国际关系学者王烜表示,一般来说,中储粮总公司与进口供应商签订的协议属于整体性框架协议,无论此次是买方支付税费或卖方支付,都不会对整体框架产生太大的影响。除非船运合同规定船只的靠岸时间期限,否则根本没有必要故意加速。

针对此次中美贸易战,王烜还表示这次340亿美元商品的加税措施会增加一定的采购成本,并且对两国的消费者和商业组织带来伤害,但从整体上看,这次关税加征对中美贸易的整体影响有限,进口增税造成的商品价格上涨中国国内市场环境也可以消化掉。

“我对双方未来停止贸易战的期望还是比较乐观。”王烜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