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90后极客博士的创新与创业-《商业创新的精益迭代法》

他从一个沉迷游戏的孩子变成了互联网领域的帅博士。

他在高中赚得六位数的第一桶金,大学更是成为百万富翁。

他打的游戏副本怎么和我们不一样?是不是带着神装在打?

图片来源于网络

- 1 -

在游戏世界里,有一条定律:人民币玩家吊打平民玩家。

小学毕业后,和同龄人一样,王绍峰疯狂地喜欢上了电脑游戏。被人民币玩家吊打的他,开始去论坛寻找各种攻略。

经常浏览论坛的他发现了不一样的兴趣。

因为觉得挺好玩,初中毕业的王绍峰开始自学编程和网站开发。

“那时中国互联网开源,知识共享,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相关知识,这样促进了互联网软件的发展。”

那时,企业、学校、社会组织都将论坛视为分享、传递信息的重要平台。

王绍峰从对论坛的观察以及亲身体验中,制作多种论坛个性化插件,满足企业在论坛上完成实名认证、摄影爱好者论坛上传照片格式统一等个性化需求,通过论坛赚到了第一桶金。

因为对互联网的喜欢,王绍峰到了高三才开始认真学习,高考成绩差强人意。

- 2-

大学期间,热衷于互联网的他选择了广告新媒体专业,通过对信息门户网站,论坛社区,电子商务等模式的学习深挖,王绍峰探索到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参加的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KAB(Know About Business)俱乐部更是疏通了他在创业创新上的想法,他不断地在实践中去验证理论,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他的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大二时,结合自己所学的广告学专业知识、原有的计算机知识以及多种社会实践学习中所得经验,王绍峰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和网络平台,而注册资本正是那第一桶金。他还买下了一个叫“3G通讯网”的网站。

他正好赶上了一波风口。

那时3G移动网络正在向4G迈进,大众逐渐接受并广泛使用智能手机。

期间,王绍峰把半死不活的“3G通讯网”改名为“宁波IT网”,以“中关村在线”联盟体系内的宁波分站身份起死回生。

2010年前后,“中关村在线”、“天极网”、“太平洋电脑网”等一批专业的IT网站,一时间用户流量激增。王绍峰的企业也在这一波网络热潮中成绩斐然。

2012年,大四的王绍峰,稳稳赚到了七位数。

王绍峰在大学期间还被应聘为宁波工程学院大学生创业导师和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创业导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 3-

大学毕业后,王绍峰在杭州半工半读MBA。

“从宁波到杭州,我学到了更多。那时宁波科技创新氛围偏保守,去杭州接触到信息的更新以及杭州从业人员的素养、创新意识、创新魄力。”

读完MBA,他选择回到宁波,一边继续攻读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一边在宁波一家网络公司里做副总,负责科技创新和数字营销。

2016年9月上线的阿拉家政APP,是王绍峰参与运作的一个项目。

这位在读博士生,这两年一直在和听上去一点也不高大上的搬家、保洁、保姆等等家政行业“死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宁波人物:

王先生,您为何选择家政这个领域

王绍峰:

从未来发展看,这是一个市场刚需,家政在宁波,就像一块未被开垦的荒土。城市化脚步不断加快,人口容量在递增,每个人的工作量也在增大。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应付家务。如果有一个家政服务能够为他们节省时间、解决家政问题、提高生活品质,他们会愿意出这一笔钱。

家务家政需要专业性人员提供服务,像金牌月嫂月薪2、3万,比白领工资还高,而且需要提早预约,供不应求,但是客户愿意等待,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大部分的月嫂学历不高,挣的钱却不少。

从政府角度看,家政行业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服务业属于可持续性强、消耗大量劳动力的行业。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发言时说,千万不要小看家政服务、养老服务,这些都是朝阳产业,将来带动的就业比传统的行业、重化工业更多。伴随着70后,80后一代,已经步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也渐渐进入常态化。家政服务是城市需求最旺盛的一种服务,年产值达到上万亿。

从商业角度看,家政适合去投资,没有寡头垄断、很细分、很破碎。相对来说这个行业发展的创新要求、科技要求、信息化不高,进入门槛要求也不高。

宁波人物:

那就是走稳定的路,赚稳定的钱。

王绍峰:

可以这么说,这个市场还是不错的。我进入以后,更多的是负责商业模式、信息化、科技创新一些的工作,具体的家政服务需要专业的人员去做。所以我们组成了一个团队。

宁波人物:

王先生,您接触互联网那么长时间,怎样看待近几年推行速度非常快的app。

王绍峰:

网络不是一成不变,会经常有新的东西出来,有很大的新鲜感。

我从00年开始接触互联网到现在,基本上隔着几年就会有新的产物。比如最早的四大门户、网站、电商、论坛,每个时代都会有兴起的一些巨头, 还有打车、共享单车、直播、团购、百团大战......现在剩下的有名的就那么几个了。这也是这个行业的奇妙之处。它的创新非常好,这也依赖于市场竞争门槛不高,谁都可以提出idea 、创意、想法、新的模式,这也是中国互联网应用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原因,当然互联网技术第一还是美国。

app已经进入成熟期,如果还想追求细分领域的爆发式增长宏利,需要寻找新的切入点。去年到现在火的是小视频,如抖音、快手。它们所占市场份额接近饱和,未来会有更多新的垂直细分领域。像现在比较火的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智慧出行等东西,未来肯定还会有新的东西出来。这个行业特别有意思,每天可以接触新的东西,互联网信息更替非常快,如果不保持创新,就会落下。

宁波人物:

如果不保持创新,很快就会被别人挑战。

王绍峰:

对的,未来,你不知道行业竞争对手是谁。像微信发展的时候,和陌陌聊天pk,结果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干趴下了,发短信的人变少了。滴滴原本是共享出行,结果把出租车公司给挤下去。

宁波人物:

是有点莫名其妙。

王绍峰:

未来跨业竞争越来越多,保持创新的同时也要关注时代变迁和用户口味的改变。像可口可乐喝起来感觉一个味道,但其实每年都在改变,换配方。不变得背后都是大量的探索,西方公司内部会有创新小组,去不断挑战原来的产品。你不挑战自己,别人就会来挑战你,何不把这个机会,留给自己,这样可以瓜分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宁波人物:

王先生您作为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宁波工程学院大学生创业导师,对大学生或者工作者创业有什么建议?

王绍峰:

我写了一本书《商业创新的精益迭代法》。(书的封面照片还没在出版社设计,国家出版署已经通过了)我在里面有提到,未来会越来越细分化,垂直领域也是这般,要做到“小而精、小而美”。

在当代环境中找到一个细分的领域,并且这个细分的领域未来是有增长的空间,同时自己也适合这个领域(因为每个人的能力、资源、精力各不相同),然后根据市场情况、以及消费者口味迭代创新,作出方向规划,深根。

发展天使用户,从天使用户反馈中改善产品,不需要让全世界给我买单,把目标客户服务好,通过他们对自己的建议、反馈来改善产品,从中发现超级用户(愿意分享的,可以理解为狂热的粉丝)。

这些都源于产品品质的改善,得到了用户真正的认可。有了这群用户后,不断地做大用户,才可以把企业做的更大。用户口碑是企业生存,也是企业快速发展,企业产品进行病毒式营销传播的重要核心,不依赖于营销多好,而在于产品能否解决用户的痛点、能否提升用户体验或降低他们的成本,这才是根本。

不要过分迷信技术、方法论之类的,反而要抓住细节,服务好天使用户,找到超级用户来助推,同时保持创新探索。

探索和执行是两个层面,探索是有战略意义的,不以代价,不以盈利为目的,去尝试,有可能探索出来的新产品会很好,也有可能销量不好,这就打水漂了,但是没有探索,企业产品是一成不变的,没办法持续创新。

等别人革命你,还是自己把自己革命了,二选一,市场不会因为你是巨头,就不会有挑战。要尽量获得更多的反馈,保证用户之间信息的交互,洞察新的技术。开展探索发现可行性方面后,可以拓展新的产品线以及优化原来产品,保持创新,这样可以让自己企业处于一个优势的位置。

宁波人物:

那大学生创业呢?

王绍峰:

我之前有给宁波工程学院创业学生讲到商业跟理论结合,如果只有理论,没有商业实践,体会不深刻,结合的过程中要明确鉴定出兴趣和商业。

这两个概念不同,只是你喜欢,可能未来做着做着就发财了,或者先投入试试看,抱着这种心态是很危险的。如果纯粹是兴趣,那就不要求任何回报,只要自己做的开心就行,保持兴趣的活力。如果一味地追求盈利,可能会把仅存的那份天真和单纯给打破,这是很可惜的。喜欢就是喜欢,不要添加太多商业的味道。

如果考虑商业,商业是要商业的方法论,有商业模式,包括盈利模式、目标客户、解决方案、客户痛点、目标划向、近期、中期长期的战略、未来的布局等情况,这些都要明确,如果支支吾吾,说明打算开展商业行为的时候没有考虑清楚,这简直就是踩西瓜皮。

现在创业越来越讲究用严谨的思维和逻辑去推断,而不是做做看,试试看,这个风险太大了。简直等同于买彩票。现在国内商业不是以前的草莽期,有两元钱就可以出去干,现在是成熟期,得有一定的技术或者商业方案、商业布局、商业竞争优势才可以去生存,保持竞争力,并不是年轻、聪明这些虚无缥缈的因素。要区别兴趣和商业,如果你的兴趣又是你的商业,那么很荣幸,会做的很开心。

- 4 -

年轻的活法叫折腾,有点疯狂和有点迷茫。但无论如何都要跟随自己的心,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及时地认清自己,早点踏上那条你适合的路,保持一颗学到老的心,大步往前走。

他是90后年轻帅博士,他也是宁波人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