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国四排放标准要来了,会带来升级国三时的混乱吗?

导语

据相关文件显示,2020年将实施非道路国四排放标准。具体到农机行业来讲,农机排放升级到国三刚刚一两年,又要升级了。笔者依然清晰记得临近国二大限之时,国二农机疯狂甩卖,严重透支了第二年(甚至是第三年)整个行业的销量。国四标准要来了,还会带来类似的一系列问题吗?

发动机带来的整机价格上涨

在农机排放标准从国二升级到国三时,据有关数据显示,国三农用发动机平均价格要比国二发动机贵1.5万元。那就意味着,同样配置的农机,即便其他零部件不涨价,整机价格最少也要平均上涨1.5万元,如果其他零配件也升级,那么就会更贵了。受这种价格因素的影响,临近国二农机“大限”之前,各个厂家、商家疯狂甩卖库存的国二农机,严重透支了第二年的农机销量,成为整个农机行业形势下滑的成因之一。

同样的道理,农机排放标准升级到国四,不论是技术路线,还是其他方面,价格普遍高于国三农用发动机,势必造成整机价格的再一次上涨。最令人担心的还是老问题,受近两年农机行业不景气的影响,很多厂家、商家都积压了一定数量的国三农机,在国三农机“大限”到来之前,还会疯狂甩卖吗?还会透支第二年、第三年的农机销售市场吗?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了,势必还会造成排放标准升级后,农机行业依然继续下行的趋势。

整机稳定性再成焦点

农机排放标准升级后,除了价格是关注的焦点之外,与发动机配套的相关零配件的稳定性,发动机与整机构造的稳定性,农机手与新农机操作习惯的磨合,这三点又会成为行业的焦点。特别是整机构造的磨合,是需要作业季节磨合、反复试验的。

新发动机生产牌照下发时间再成焦点

笔者依然清晰记得,国二农机“大限”到来之时的前几个月,环保部给发动机厂家的牌照才下发,因为时间过于紧凑,“大限”时间点还曾经向后延了几个月,算是给农机生产企业宽限了研发、磨合的时间。这次农机排放标准升级到国四,发动机厂家的生产牌照下发时间点又将成为整个行业的焦点。

现在已经是2018年7月了,按照时间倒推,发动机厂家的牌照下发时间,最晚不能晚于2019年6月。再加上申请、审批等一系列手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确定技术路线、申请许可证,就要在2018年底之前确定下来,否则,农机整机生产企业,甚至是整个农机行业,还会经历国三升级后的“混乱”。

数据采集智能设备或成焦点

农机排放标准再次升级,不仅是为了绿色环保,更可以促进农机产品向高端、智能方向发展。在国三排放标准发动机上,就可以通过相关设备读取发动机ECU数据,可以知道发动机运行、温度、油耗等情况。

2018年江西省率先要求自带动力的农机装备安装北斗定位装置,引领农机企业向智能化迈出第一步。到了2020年国四排放标准实施时,很可能是更多省份要求监测各类农机的发动机数据、作业亩数、作业质量等数据。或许那时候已经实施农机作业补贴政策了,因此,农机整机生产企业,要趁着排放标准升级的起步阶段,不仅要磨合整机的性能,更要考虑数据采集等功能在农机上的实现。

结束语

未雨绸缪,积极行动,运筹帷幄,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生存下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