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得虚名 名不副实 徒有虚名 名称膨胀 头衔贬值岗位职务虚假描述

国内企业内部定义岗位名称的乱状:

1、传统人事名称和新人力名称混用。

2、胡乱给岗位起名,不懂用词含义。

3、动词与名词混淆,造成身兼数职。

4、杂用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名称。

5、对岗位名称没有标准衡量,乱扣虚名。

6、破坏职能定义增加层次名称设立正副职。

7、独立型公司和集团化公司的岗位名称混用。

8、不分自身规模大小借用集团公司岗位名称。

9、国内外名称混杂使用,汉字或字母杂混。

10、以上九条多面混杂使用。

头衔不能直接说明一个人的技能和责任,但人们往往会从头衔来判断对方在单位的地位和掌握资源的程度。

因此,对于某些特定的岗位,比如需要和客户频繁打交道的销售工作,就普遍存在着被公认的“头衔虚高”现象。而在所谓头衔问题上,也有些单位允许员工采用更灵活的操作方式—在公司内部使用标准等级的头衔,而在名片上以及商务场合使用更高级、更能吸引人的头衔。

对于很多与业务直接打交道的公司人而言,、这年头,“高级”和“资深”遍地,这样的头衔“前缀”已不再有含金量。

“头衔通胀”现象的根源,在于社会的“官本位”,很多人将地位和级别对等起来。“如果职衔太低的员工去见客户,客户一是会觉得自己‘跌份儿’,另外普通员工也没有‘拍板’的权力。所以,很多单位有两套职衔的管理方法,一种对内,一种对外。”国人好面子,人与人交往时看重头衔。普通员工成为‘地区经理’,不仅可以帮助他更好地开展业务,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满足虚荣心。

很多单位管理者都乐于将头衔视作一种激励手段,在员工升职时为他们调高头衔。无论如何,头衔并不能直接体现你对公司的贡献和价值,也不能完全展现你的职业能力。

路边杀马特式打扮的黄毛,掏出名片上印的是客户经理、咨询经理、公关经理之类的头衔。

卖保险的尿裤裆小子都敢给自己挂销售总监的头衔,就连刚毕业乳臭未干的学生都挂着主管的虚名。

中国企事业单位特色的岗位名称还是逃不出“崇洋媚外、爱慕虚名”的阴影。

这是所有单位或多或少都存在的问题:

1、岗位名称的定义不科学,已经出现了职务角色模糊和工作内容冲突的情况,作业流程盘点不出内部客户。

2、岗位实际职责更多的是因人而定,而不是依据岗位说明书来制定。

3、员工工作量只是间断性的超载和间断性的欠载。无人愿说自己天天很闲着。这就是岗位说明书不清晰不详细的后果,有活就去干,没事就等着而不会主动去完成本属于自己的任务。

4、每个岗位的上级不会给下级起出正确的岗位名称。招来称的是总经理、副总、总监、经理、主管… 却干的是专员事情。

5、新员工加入有个适应过程,各部门没有把权、责、利给明示出来。工作职责不清楚。全靠以前的工作习性和随机应变。入职培训做的不到位。软硬环境均不明白,使新员工一头雾水。能坚持下来为了生存也就凑合着继续工作,坚持不住就又白白的流失。

6、岗位说明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很大的核心用途。考核的依据,招聘的依据,薪酬等级的确定,工作流程和工作关系都是以岗位说明书为基准。所有企业的岗位说明书全是从网上复制或下载抄袭拿来用,方不知没有一个是专业标准的,而且不实用也不能因地制宜。只是弄张废纸哄人走形式而已。

7、每位员工手里没有拿到一份岗位说明书,来了干什么都不知道。首先企业的高层就不会给中层写出岗位说明书,中层就更不会给基层写了。现在的部门负责人都是单一型人才而不是复合型人才,自然也就不会写出专业的岗位说明书。

8、没有专业的岗位说明书,用人单位在发布招聘内容时只会去网上抄袭复制粘贴简单修改,其实不是雇主的真实意思。各单位的从业人员再次换工写简历职责内容描述时,也是复制粘贴。可见很多单位还是没有尽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责任,人员的流动只会把这种风气相互熏染给别的单位。

9、现有的岗位名称挂是虚名而已(虚帽子),职责内容混杂,没有下级也挂个管理者的岗位名称。名称与薪酬的不对等挂勾已经严重破坏了岗与岗的价值。一是没有实权,二是出现了双重和多重上级不方便管理。招进来的这些带虚帽子岗位人员的素质、技能、修养、知识、能力,都达不到管理者的程度,也是为了好招人,才挂个高帽子。一是为了满足一下当事人的虚荣心,二是对外也能叫的好听。三是沿袭老传统的官本位以便压迫式指使工作。四是对外开展业务哄骗其它单位。

10、管理者不懂授权与分权给下级只能一层层的多设立虚帽子,工作中出现了其他部门或其他岗位不配合的情况,不好解决的事情就一直先拖着。

11、员工发展迷茫,干部能上不能下。论资排辈现象普遍。

今天你见到的各类经理、CEO、VP是美国人的发明。

19世纪中期,美国企业股份制完善后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诞生了职业经理人阶层,manager一词被普遍用来称呼各部门的管理人员。

由于历史悠久,manager逐渐演化为管理人员的同义词,并普及全球。即使在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国,象征“大资产阶级”的老板、董事长在公私合营后被悉数淘汰,经理一词却仍得以沿用。

董事会决策+经理人执行,很长时间里是美国企业的标准管理模式。但20世纪60年代后,企业规模扩大出现了决策层与管理层脱节、制度层级过多等问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于是,以CEO、COO、CTO、CFO为代表的大批“首席”诞生,扁平化的职务网络取代了垂直管理的单一结构,团队效率大大提升,大部分创业公司每人一个C头衔即可开工。

高大上的C-头衔,正好满足了1990年代末一批企业家急于展示国际化、现代化视野的需求,但中国人喜欢的显然是“首席”,对背后的制度设计却没什么兴趣。不但各类C-头衔的分管工作不明确,有些公司高管还会兼任CEO、COO等多个职位,大权在握的感觉反倒更加强烈。

C-头衔的时髦降温后,VP副总裁,又成为中国人的新宠。在美国体系中,该职位向上对CEO或总经理负责,分管不同部门,一个大企业几十个VP非常多见。实际上它只是某一部门或职能的负责人,某些单位甚至把劳苦功高的老员工也加冕成VP。但翻译成“副总裁”后,就立刻造成海市蜃楼的美好错觉。

英国企业中,VP对应的职位是Director,翻译成中文就变成了“总监”,90年代港资南上,照搬英国制度的香港让大陆第一次接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总监”立刻开始流行。

近三十年来,副总裁头衔者数量的增长比普通会员快了426%,总裁则是312%,首席官头衔的膨胀率为275%。快餐化的封官加爵后导致的是商业交往的混乱——拿到一张VP、经理的名片,实际他在单位里只是个小专员而已。

虚名泛滥后自然会贬值,所以只能在形容词上动脑子,比如加上地域类的词汇“亚太区、大中华区、全球”,一个小主管瞬间变成封疆大吏,而加上“常务、高级、执行”后,头衔的拗口程度立刻会让人肃然起敬。

对于这种世界范围内的乱封官现象,经济学人将其概括为“头衔通胀”。而中国人之所以表现得更加“通胀”还是人们爱慕虚名的心理,作为一种非货币性荣誉激励,欲求各种高头衔的精神加持。

20世纪中国的称谓变革与之类似,从四九年到八零年,再到现在,曾经的头衔体系被摒弃,不但本土的“掌柜”、“伙计”、“东家”等称呼被抹掉,民国时期引入的西式称呼也被新名词替代,除“经理”等特例外几乎无一保留。

商场上的董事长、CEO等称谓渐成惯例,但行政体系中的局长、处长、科长、书记、主任等并没有消失,二者杂糅后,某些国企管理者的名片更加酸溜溜,如“董事局主席”,自认为高大上,其实虚到让人作呕!

所以,推销员、公关、大堂接待等职位,最低层的职员,头衔都是经理。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喽啰。

当你再遇到求职者的简历中写着自己曾经任职过多么多么高的职务名称时,就不难明白,其实他/她“德不配位”、“名不配位”,在原单位只是个没有实权、爱慕虚名的受气包而已。

举个美容美发行业的例子,高级、特级、督导、技术总监、创意总监、形象总监,理发技工们也许昨天才刚初中辍学,但只要冠以上述头衔,顾客立刻就会觉得自己的脑袋得到了重视。

头衔通胀一直走上升趋势,民营企业是推动膨胀的主力军,这意味着头衔将会全面贬值。

互联网思维指导下创新热潮正方兴未艾,创新企业更是头衔膨胀重灾区。毫无资历的小企业要想在进入市场后获得平等地位,册封高档次称号就是最便宜的方式,大部分初级创业公司内部,最低的职位都是总监。没有基层名称,总监就是最基层。如此发展下去,以后虚名会高到没谱,照这势头,难不成一个个都称自己为“天王老子”。

一些知名金融机构总喜欢向员工慷慨派送各类唬人头衔,一个小部门里会出现无数首席执行总监、运营总监、营销总监。

成因

1、员工们都希望自己有升职的可能,但由于公司采用扁平的组织结构,所以无法提供什么更高级的职位。因此公司就开始创造一些头衔,用以留住有价值的员工。

2、通常,所有这些职衔都与最新发生的事件或者发展趋势相关,例如首席道德官,体现出后安然时代人们对公司财务腐败问题的忧虑;首席安全官,显示出人们对保证商务系统和信息流安全的需求;首席信誉官,负责处理包括博客写手、新闻记者以及竞争对手等对公司品牌信誉的侵害问题;首席隐私官,防止公司相关隐私信息受到公开损害;首席道歉官,专门负责在服务不周时向顾客致歉,并承诺将改进服务(如很多航空公司即设此职位)。

3、让公司员工认识到该职位所负责事务的重要性,并通过设立总监的头衔将此落到实处。例如,正是由于公司意识到多元化是推动商务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因此才设置了首席多元官的职位。

4、利于营销。

“头衔通胀”反映了社会普遍缺乏诚信和规则,人们的价值观出了大问题。

为什么人们说出自己名不副实的头衔时,一点儿都不脸红害臊?

一些做咨询和培训的人,会很坦然地拿出印有某某大学“客座教授”的名片,“其实有些人只是去作过一场讲座,怎么就成教授了?更奇怪的是,这么明显的欺骗,也没人去查问和惩处。”

很多人说这是包装,其实说白了,这就是假头衔。用假的东西哄人,获得利益,是一种诈骗。

若不对通过虚假信息获利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惩罚,“头衔通胀”现象就会愈演愈烈。

“不诚信的人得到好处,大家就都会去效仿。这不仅会给青少年造成恶劣影响,还会让靠虚名就能轻松获得财富的观念越来越重”,过多的首席总监级别称谓大量涌现,从而。削弱了此类高级职位本应具有的权威性与成就感,反而让人们更为反感。

如今,各单位喜欢向员工派送各类唬人的头衔,一个小作坊都会涌现多个市场经理、运营总监;一些人也会想方设法在自己的名片上加印各种头衔。这些情况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头衔通胀”。

人们生活在一个头衔通胀无法抑制的时代,头衔通胀问题无所不在了。头衔浮夸、头衔通胀会引起社会浮夸之风;更加争名逐利;头衔贬值等等一系列的反面影响。

单位不能为员工提供升迁或加薪的待遇,只能给员工“涨”头衔。“头衔通胀”对人才的长期管理和培养很不利。根据职能定岗位,在做人才梯队和后继人才选拔时,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虚设职位,会带来很多模糊信息,制造混乱。

“头衔通胀”也不利于员工的自我定位。在“通胀”的头衔中,员工容易迷失自己,毕竟这样的头衔和个人的实际能力不完全对等。这也会引导和暗示人们争名逐利。普遍的原因主要还是虚荣心作祟和行业故意喜欢拔苗助长。为了增加信任而用假头衔,这一现象很常见,很多人的生活压力太大了,都在拼命给自己加码,“不这么做,很可能就没生意。”

公司经营管理社会生活职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企业事业

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文化教育

薪酬福利劳动关系培训开发

招聘配置绩效考核人文社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