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 海池中晒盐 看阿婆在儋州盐丁村海边盐场“撒泼”

盐丁村海边盐场。

晨5时,村里的鸡起了……

阿婆已在盐池里。她们把盐水泼在这里。

阿婆泼洒时,老腰可灵动扭来扭去。

盐水浓度大,泼出来有点粘。

盐水飞出的轨迹常人难见,在被摄影师“捏”住时除外。

阿婆出手时,眼前会被泼出一片彩色霞光世界。

“撒泼”是儋州市峨蔓镇盐丁村海边盐场制盐中的一个环节。阿婆撒且泼出去的是盐汁。水入盐池,在阳光下暴晒不到十小时,水走盐留。

2018年7月6日,退潮,天一放亮,阿婆们拿着桶直奔盐田。盐田里有河池,盐汁在河池中,阿婆用桶盛出,拎到盐池边撒泼到盐池中,把盐汁撒开,为的是让盐汁在池中分布均匀。

晨起六时,太阳刚出个头,晨霞还在万照。天地间些许昏暗,阿婆身在田里,手中的盐汁每每泼出,引出一片光亮。阿婆抬手落臂间,光亮四起,如阿公晨间海上撒网一般。

人间劳作之美,在此延续千年……

延续的千年是在海池中晒盐的方式。在洋浦的千年古盐田,也有一批盐工如此劳作,只是规模远没有盐丁村的大,与这里比,其工艺也少了很多。

这里叫盐丁村,盐丁是指古代盐户中承担盐役的丁壮。丁壮原为男性壮年。时下,卖盐的生意很小,一年下来,每户不足万元。男丁们都去干大事了,家中阿婆早起晚睡间挣些零花钱,也延续着海南西部海岸特有的人文景观。

盐丁村盐田在儋州市峨蔓镇,由盐丁、灵返、细沙三个自然村盐田组成,总面积近920亩,其中,盐丁面积420亩、灵返面积310亩、细沙面积190亩。每个自然村的盐田里设有盐槽(或石制蒸发池)、卤水池、盐房、晒盐地等制盐所需的物品。三个自然村盐田共有砚式石盐槽约7500个,其中盐丁村最多,约5000多个,灵返村约1500个,细沙村约1000个。

民国十三年(1924年),广东盐运派员到儋县设盐务处,对儋县盐场进行统管。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成立峨蔓盐场,盐丁、灵返、细沙改归峨蔓盐场管。

峨蔓盐田是我国保存最好的海边日晒池中制盐生产地,现为海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阿婆们几乎没人知道,她们的泼撒正在活跃中保护着文物……

海南日报记者 王军 摄影报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