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教育走进南外:打造不一样的夏令营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国际化也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

南京,素有 " 天下文枢 "、" 东南第一学 " 的美誉。为与国际教育接轨,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在教育改革中应运而生。

为了进一步探索国内教育,并使我国教育走向多元化、国际化。7 月 1 日,VR 网携合作伙伴 IDEALENS 走进南外,希望用科技为南外学生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夏令营活动。

本次活动涵盖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学生,VR 网选出语文、地理、历史、化学、思维等课程,利用虚拟教学拓展学习主体的认识视界,突破认识的物理空间和思维模式,丰富学习主体。希望通过此次体验,为学生打造开放、交互、沉浸的三维学习环境,激发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学习能力。

针对低年级学生,VR 网准备了 VR 眼镜 拆装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智力开发,着手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通过体验拆装全过程,认识 VR 眼镜的构成形态,提高学生对科技产品动手能力,并加深学生后续上课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还准备了《山海经—凤凰》、《万兽王国猴宝奇遇记》等 AR 教育绘本供学生体验。将 AR 技术与国粹京剧童趣化展示、传统文化传承、多彩手绘、动物认知相结合,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把立体形象呈现在孩子眼前,帮助儿童在观察、动手、认知、学习、思考等五大方面全面提升能力。使学生们在学中 " 玩 ",在 " 玩 " 中学,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知和行的统一。

活动期间,从低到高不同年级学生都争先体验 VR 课堂。南外的一名教师对 VR 网表示:" 学生们体验到了运用科技感使抽象事物具体化这一过程,寓教于乐的同时,在虚拟场景中记住了课堂的重点知识量,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成为南外仙林校园特有的风景线。" 甚至有学生家长对 VR 教育表示高度赞扬,并询问何时能真正进入校园。

几天的活动下来,VR 网发现不同年级段的孩子学习过程有很大的区别:一到三年级的学生体验后兴奋与好奇溢于言表,而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则会好奇与 VR 网工作人员询问更多关于 VR 的知识。初中以上学生对生物和化学这些课程难易点比较喜欢,认为 VR 可以解决平时课堂上理解生涩的知识难点。

通过这次在南外的亲身体验,更让我们认识到真正的国际化不是粗略的效仿国际文化,而是培养学生站在国际的思考维度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以往的认知层面进行升级。学无止境并非学习没有尽头,而是因为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VR 恰好提供了一个能让学生在其他维度上更加深入思考的机会,这或许将唤醒本来教育该有的模样。

说起 " 天性 " 二字,孩子大多活泼烂漫,容易因好奇而亢奋,课堂秩序就不容易维护。针对 " 课堂秩序 " 这一问题,idealens 研发了一套易用的教学管理系统,真正解决教师痛点。凭借这套管理系统,授课的教师可以通过电脑系统后台来直接控制 VR 头显中的全景视野,这样班级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直接纳入眼底,方便及时发现问题维持班级秩序。同时老师也可根据现场收到的反馈,形成一套完整的后台数据,课后从数据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进行及时调整。如学生在一个知识点内反应比较慢的,要分析这一现象是属于大多数还是及个别,如是大多数,就要从侧面分析是课程设置太难,还是在现场授课的时候知识点没有讲透彻,适时调整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把控知识点的速度。

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刷新教与学的过程,让学生们在 虚拟现实 的场景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与消化。几天下来,学生们与 VR 网都得到了一些启示。 VR 教育 正在稳步上升阶段,速度没那么快,却给 B 端市场带来无限想象空间与增量可持续市场,未来可期。

本次夏令营活动将持续到 7 月 12 日,如您对 VR 在教育课堂会出现哪些有趣的事物和现象感到好奇,可以第一时间联系 VR 网,我们愿意与您一同探索,更多 VR 教育的可能。

文章来源:VR 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