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高温权益”需要多重保护

连续高温天,热浪不退,奋斗在一线的员工工作环境如何?工会为员工消暑降温采取了哪些清凉措施?首发养护开放暖心驿站,24小时有空调;公交一线,增加降温饮料,可以轮换高温岗;电力部门,绿豆汤送到施工现场……连日来,记者了解到,不少企业工会都在进行“高温关怀”,传递阵阵清凉。(据 7月9日《劳动午报》)

为加强对高温天气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维护劳动者健康,国家赋予了劳动者特殊的“高温权益”。而实践证明,唯有保障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广大职工才能有健康的身心,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而这也才是事业发展的根基。因此,炎热夏季,就需要激活各种举措,谨防劳动者的“高温福利”被“蒸发”。

一则,企业须履行好主体责任。各项劳动法规的落地,终归要靠用人单位去落实,这既是一笔“法律账”更是一笔“人心账”。比如,施工一线的工作人员,如果工地负责人,不仅关注施工进度,更关心工人精神状态,配备充足的矿泉水、十滴水、藿香正气、绿豆汤等防暑降温用品,发现问题即时解决,这些一线工人就能少一些“高温伤害”。

二则,监管部门和工会不容缺位。可以说,劳动用工监察部门和各级工会,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力量。比如,一方面多组织开展劳动法律法规进企业、进工地活动,或者开展慰问活动,为一线劳动者增添清凉保障;另一方面对企业不落实职工“高温福利”的,也应及时给予纠偏,不能任用非法用工现象的存在。

三则,家人的力量也不容忽视。这些一线劳动者实属不易。不仅是养家糊口的需要,而且也是建设家园的重要力量。因此,作为家人,一方面,应对户外劳动的亲人,多些关爱,比如,提醒他们在工作中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等等;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对他们多些慰藉,比如,让他们身心愉悦的上岗,避免因负面情绪过重导致的岗位不安全等等。

四则,户外劳动者也须“自爱”。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咋样自己最清楚。因此,工作压力再大,工期再紧,也应注意身体的承受力,谨防让身体疲劳驾驶。同时,对于自身的高温权益也应做到心知肚明,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或者得不到有效保障时,应及时向用人单位反映,或者向工会、执法等部门,需求帮助并依法维权。

“高温权益”是每年夏季都要提及的话题。这涉及到劳动者的切身合法权益,也事关着职工家庭的幸福,更关乎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高温权益”绝非是小事一桩。而呵护好每位劳动者的高温权益,不仅需要用人单位履行好主体责任,更需要多方位给力以及多重保护。惟其此,劳动者“高温福利”才不会打折扣,社会事业的发展也才会更有保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