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GPU Turbo的华为,居然在绝地求生上栽了?

前几天,小伙伴们发现用华为手机玩绝地求生游戏时,不卡顿了,但是发生闪屏、马赛克等不明原因。

腾讯为此给出解释:

网上甚至有言论说:大型翻车事故,华为吓人技术掺水分。

有人挺华为:不交钱硬气的下场。

其实华为和腾讯矛盾由来已久。

一:华为和腾讯的关系史

2013年4月华为发布手机品牌“麦芒”的时候,还专门联合了腾讯,腾讯公司副总裁谢平章还与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一起站台。

2015年2月,双方共同成立了“华为腾讯NFV产业联合创新实验室”,加速网络游戏和相关无线应用在移动宽带网络上的创新。

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华为mate7发布,世界上第一款支持微信指纹支付的手机,但是微信要求手机商家上传指纹数据才能验证,华为以安全为由拒绝了,但是在其后的微信指纹支付大会,华为成为唯一缺席的安卓手机厂商。腾讯随后没有给华为手机做《王者荣耀》的优化,推荐机型没有华为手机,华为应用商城也没有王者荣耀。

一切都是因为动了“用户数据”这个蛋糕。

为何这么说?

华为在2016年荣耀Magic手机事件

这款手机是第一款人工智能手机,需要采集用户使用数据,举个例子:你跟人微信聊天说"我想看XX的电影,马上就会跳出推荐电影界面。

华为认为:已获得客户授权,腾讯认为:就算你是智能终端,你也不能窃取我应用上的信息。

其实这也不是第一家互联网公司关于用户数据的纠纷,但是折射出用户数据的重要性

二:手机用户数据的用处-----人工智能的入口

腾讯和华为无疑是是浪潮中的领先者,华为凭借设计和创新占据了安卓手机的大片市场,成为了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的手机厂商。腾讯则为移动重新设计了社交方式----微信,完美的完成了PC互联网到移动领域的身份转换。

而未来注定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工智能意味着更加自然、更智能的连接设备或者体验。人工智能也意味厂商要更懂用户,而要更懂用户,就得知道用户在用什么,就得积累用户的大数据。

有人说:手机是未来人工智能的载体吗?

目前来看,也许手机不是人工智能价值最大化的载体,但它会是更适合推进人工智能的载体。

考虑到对隐私的考虑,智能音箱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对于华为来说,他拥有庞大的智能手机资产,但是缺少数据累积。

对于腾讯而言,拥有QQ和微信,就意味着数据不用愁,但是在技术以及智能设备这块很缺。

三:最后

只有具备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并将其融入自身商业模式的厂商,才有可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竞争中取胜,未来注定要打破服务、软件、硬件各不打扰的局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