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不是救命稻草

随意停放在路边的共享单车十分影响交通。 (资料图片)

过去的烧钱大战给共享单车行业带来伤痛,此刻的价格上调,表面看来或许真的是共享单车应对现金流吃紧和融资不乐观的最好选择。但是,长远来看,共享单车用上调价格的方法就能注入新鲜血液吗?

企业要获得独立运作的基础是要有正向现金流,这是最基本的条件。缺乏有效造血能力,仅仅依靠骑行费用,正向现金流很难达成。据悉,ofo此番调价主要在二三线城市,可能会对摩拜、哈罗单车等竞争对手造成心理影响,但实际影响有限。尽管对于提高骑行收费标准,一些用户表示涨价幅度完全可以接受,但大多数消费者还是表示,自己会选择价格更加低廉的共享单车或公共自行车。

涨价背后,释放出了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的信号。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提价不但会造成用户大量流失,也会抹杀辛苦建立起来“质优价廉”的品牌形象,可谓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弊大于利。

总之,涨价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毕竟就像一些用户所言:买一张240元价格的年卡,还不如凑凑钱买一辆二手自行车,3分钟花2元钱,还不如用腿走呢。

王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