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的战略属性,最年轻的业务如何后来居上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混合云和多云的部署,云计算供应商竞相将自己的技术与这些云模式结合起来,而在这方面华为云拥有者先天的优势。

在去年IDC发布的中国政务云市场厂商评估2017报告,华为拔得头筹,在政务市场名列第一,而彼时华为云业务部Cloud BU才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在行业内算是一个“晚来者”,但是却有了很多企业的青睐。

众所周知,华为是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先锋,在助力行业市场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积累,在产品、技术、生态方面也逐渐成熟。并且华为在ICT综合解决方案有多年的经验积累,所以在此基础上,华为云在公有云上增加了运维系统和运营系统,这样其形成了一个扎实的体系,天生强大。

在商业模式上,华为云展示了全新的趋势,原来企业客户是点对点线下购买我们的服务器、存储、计算能力,华为云就是用在线方式把我们30多年打造的基础设施,提供给企业客户。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

至于私有云方面,华为云的优势也很明显,因为它的公有云和私有云采用统一架构,,这样应用就能够在公私两种设施上相对自由的迁移,华为云上开发的应用,可以部署在华为已经部署在企业、政府的私有云和政务云上,反过来也可以。

除了商业模式以及技术模式上的优势之外,企业青睐华为云还有它一直坚守的“三不”——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

其实这“三不”很好理解,这是华为云在开展业务时给自己定下的边界,其目的显而易见:不培养自己的亲儿子跟客户竞争,不吃独食,给自己的生态伙伴留下足够的空间,而不做股权投资在这个资本横行的时代,使得华为云更像是云计算领域的一股清流。

众所周知,在互联网领域,某出行平台自身是一个资本黑洞的同时,也在不断拿出自己的融资投向更多的市场,似乎只有不断把蛋糕做大,才能最终实现商业价值的变现。不过,华为一直坚持自有发展的方式稳步向前,心无旁骛且不走捷径。

这和当初的华为发展的轨迹非常像,从2008年开始,华为也正是凭借这样的坚持造就了自身在行业内的江湖地位。

而谈到华为云业务部成立一年多,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2017年华为云销售收入为5亿美元;用户数和资源使用量达到3倍增长;2018年上半年,华为云收入同比增长7倍,合作伙伴数量增加45%,云市场新增应用872个,爆款云服务器C3性能优于业界15%,一站式软件开发平台DevCloud已经在线上拥有9万开发者。

但是这些眼前的目标并不是华为云关注的重点,其看的是十年之后,而十年后的目标则是成为华为的又一个500亿美元生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