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后产品会失去性价比吗?黄章说出这句话很多人都在关注

最近小米IPO之后越来越让人关注了,主要是原因自然也是股价。不过另一方面,上市之后的小米会是什么样?这一点恐怕消费者以及其他品牌都会密切关注。上市就意味着要有严格和公开的财务制度,以及良好的发展趋势,那未来小米的产品还会有性价比吗?也许这是上市前后变化最大的。

此前魅族黄章就提到过这个问题。黄章表示魅族未来会把性价比做下去,其中提到如果小米要拼价格,股价就难以支撑。这其实挺好理解的,黄章所说的也确实有道理。如果手机拼价格,必定会展现在财务报告上,而财务报告又影响股价,小米真的会继续拼价格吗?不过作为消费者,恐怕更关心的是如果小米不拼价格了,以后小米手机会不会涨价。

这种说法有合理的地方,就像前面所说。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对小米的解读。雷军把小米解释为“新物种”,这个概念不难理解,小米要从手机品牌转变成互联网品牌,而且有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只是现在还是以手机为主。现阶段小米很依赖手机产品线,但以后呢?也许其他业务模式就真的可以支撑手机继续做性价比,只是难说多久会实现。

另一方面,雷军在小米发布会上已经承诺过硬件综合净利润不会超过5%,这是在小米冲击IPO之前不久的事情,并且被小米反复提及。也就是说如果小米继续深化性价比,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早有预料,至少雷军的表态等同于提前向大家说出了继续做性价比的可能,哪怕真的有一天小米打价格战和某些品牌死磕,也只能算常规操作而已。即便真的影响到了财务数据,上市公司也有规范的业绩预警系统会向大众公开。

接下来就是看对小米手机产品该如何解读。不管新物种也好,互联网公司也好,都决定了手机硬件都不是用来盈利,而是吸引用户进入整个小米生态的工具和途径,用户进入之后的持续消费才是小米想要的,也是决定小米是不是互联网公司的关键。这就和我们订水送饮水机相似,饮水机不盈利,但持续买桶装水的预期允许商家把未来盈利透支。如果性价比能吸收更多用户,这种透支显然是必须的途径。

所以即便是小米现在已经上市了,如果觉得因此市场里就少了一个能做性价比的品牌,恐怕这个结论还是下的太早。如果每件事的结果都很容易被预测,那人人都是战略高手,也就不存在直接的竞争了。当然,讨论这些还有一个大前提,在把小米当竞争对手之前,首先要做到能让小米把自己当做竞争对手才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