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秘文学第一人”张海帆携《冒死记录》来宁

实习生蒋一帆摄

南报网讯(记者 邢虹 实习生 蒋一帆)7月14日下午,南京新街口新华书店二楼音乐厅内,被誉为“中国神秘文学第一人”的作家兼制片人张海帆携全新再版的“烧脑神作”《冒死记录》与大家见面。在签售会中,张海帆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以及《冒死记录》中的哲学思考。

天涯“神作”全新再版

《冒险记录》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无意间发现了自己背上有一块正在迅速消失的蓝斑之后,他的生活方式完全改变,整个世界不再是他眼原来的轮廓,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揭开了巨大黑幕的一角,看似结束的背后,另一个故事却突然展开等一系列悬疑科幻事件。

而作者张海帆是中国本土著名作家,同时兼任编剧、影视策划人和影视制作人。2006年,张海帆开始以笔名“老夜”在天涯莲蓬鬼话版连载处女作《冒死记录》,连载初期就风靡天涯,累积阅读量超1700万,有声小说收听率达1500万,同时获得第四届新浪原创大赛最具人气奖,张海帆也因此被媒体誉为“中国神秘文学第一人”。出名后,许多张海帆的读者,仍然喜欢称呼其为老夜。

有网友评价《冒死记录》是超越《三体》的巅峰科幻小说。读者称:“《冒死记录》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读起来酣畅淋漓,书中庞大繁复的科幻世界,曲折人性的心灵叩问,发人省思的哲学思考,又要认真读几遍细细回味,才‘略解其中滋味’。”

悬疑烧脑背后的“智慧美学”

此次《冒险记录》分享会堪称年度最有“料”的分享会,张海帆向前来的读者介绍了《冒死记录》的写作过程以及书中的哲学省思,让读者们充分了解这部称作“新幻想扛鼎之作”在悬疑烧脑背后的“智慧美学”。

张海帆在回答读者的问题时对书中的哲学思想进行了阐释:“其实书中最本源的哲学思想是来自于基本的哲学问题,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问题。”

针对书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张海帆称:“我在《冒险记录》这本书中一直想要传达的是相比于命运力量的强大,哪怕个体再渺小,也要与命运做坚强的抗争。”

在和读者的分享交流中,张海帆对《冒死记录》进行了全方位剖析,哲学省思与价值理念两线并行,在《冒死记录》中一以贯之,形成了这部科幻巨制的“智慧美学”。

亲自操刀《冒死记录》影视改编

在影视创作领域,张海帆先后买过《花千骨》《华胥引》等IP,对IP极强的甄判力,让他在业内获得了“行走的IP”封号。

针对网络文学作品中的优质IP,张海帆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目前大热的流量和数据只是其中一方面,关键要看四点,第一有没有独特的人物,第二有没有独特的人物关系,第三有没有新鲜有趣的故事情节内容,第四是否符合市场发展的方向。唯数据论、唯流量论不具有长远发展的动力。”

目前,《冒死记录》的影视改编计划也在同步进行着,这次,张海帆决定亲自操刀:“很早之前,乐视、光线传媒等都有提过《冒死记录》电影化的建议,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现在我自己成为了制片人,想自己对作品进行影视化创作。”最后,张海帆透露了自己未来的创作计划,他表示,后续还会创作出一些短篇科幻小说,未来也会将它们打造成系列优质IP。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