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理解中国 传播中国

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修菁)“中国肯尼亚,我们是一家人;我爱你中国,我们是一家人……”台上的歌声伴着台下的掌声,和谐相应。7月13日晚,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未来剧院,一台由来自肯尼亚、丹麦、罗马尼亚、加拿大、美国的8所世界级大学音乐艺术学院的50余名师生与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共同参演的“世界音乐桥”音乐会,为为期两周的2018“用音乐理解中国”——中国音乐文化暑期国际研修学院揭开帷幕。

开幕式音乐会上,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师生用中文演唱肯尼亚民歌《你好,朋友》

中国音乐文化暑期国际研修学院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支持,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及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及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艺术中心联合承办,由连续举办了四届的“孔子学院国际音乐夏令营”扩展延伸而来。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而音乐是牵系国家间、民族间民众相互了解、进而深入理解的桥梁。作为国家级的高等音乐学府,我们有责任搭建这样一个对于有兴趣了解中国文化、有志于传播中国音乐的国际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中国音乐和中国文化的专业化的学习平台。”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谈到为何今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要牵头举办这样一个主题的音乐研修活动时表示。

美国卡尔顿学院师生用中国乐器中阮、二胡、古筝、琵琶合奏美国乡村音乐名曲《嘎嘎嘎嘎老母鸡》

“中国二胡的声音特别能进入我的心,我也喜欢中国箫的悠扬空灵。”专业是中提琴的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学生Johanna,今年第二次来参加中国音乐文化暑期研修活动。回忆2016年暑期,第一次来中国学习中国音乐的经历,Johanna用“独特宝贵,从此世界观都变得宽广了,从此也爱上了中国的二胡和箫”来概括。

“我们希望学员们在两周的时间里,通过我们为他们设计安排的深入中国民间音乐村落考察调研、聆听中国民族音乐和戏曲鉴赏学术讲座、走进博物馆参观中国历史文化展等探访体验活动,以及课堂内的对中国民间乐器的亲身演奏研习,全方位、立体化、走心地去感受具有非凡魅力和多彩活力的中国文化和中国音乐。我们希望这些营员们,随着一期期的不断学习成长,未来成为讲述和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专家,成为持续推动中国文化为世界各国所理解的使者。”2018中国音乐文化暑期国际研修学院教学及艺术总监、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及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主任刘月宁教授谈及研修学院的课程设计初衷和教学目标时表示。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及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主任刘月宁教授主持“世界音乐桥”开幕音乐会

据悉,7月29日晚上,一台“用音乐理解中国”的研修学院闭营音乐会,将成为学员们用音乐的语汇,展示他们观察理解感受到当代中国的主题音乐会。“学员们将用两周时间内学会的一种中国乐器,以独奏、重奏、合奏、戏曲等舞台表现方式,呈现他们眼中的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