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工作制能否广泛推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休闲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以下简称绿皮书)建议,2030年实行“做四休三”。虽然2030年有点远,但我还是比较支持社科院的这个建议的,工作与生活并行,才是真正健康的人生状态,目前我们实行的是5天工作制,做五休二,很多人都非常憧憬再减掉一天工作日,增加一天休息日的美好愿景。不过,12年后,4天工作制能否广泛推行,还是要取决于具体情况。

社科院建议4天工作制的具体内容

一是2030年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收入情况。如果经济健康稳步上升,人民收入不断提升,幸福感继续增强,则推行4天工作制无可厚非,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的情况下,增加休息时间是好的事情,有助于国家和社会更加和谐安定。但如果经济发展不能逐年上升,则会导致人民可支配的收入减少,此时减少工作日对人民的生活会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二是具体企业对待此政策的态度。私人企业都存在盈利目标和压力,员工的工资很多都依赖于企业创收。工人工作时间越长,收入越高,因此这些企业的工人对于4天工作制的推行可能并不太感冒,他们可能会更关心收入的增加与减少,这些企业的员工可能不但不愿意减少工作日,还可能会经常加班。加班正日益成为职场年轻人不得不面对的生活状态。某些公司变相鼓励加班,诱导员工自愿加班,也就逐渐形成了不得不加班的公司氛围或者是提倡以加班为荣、自愿加班的公司文化。相反,如果企业没有盈利压力,员工普遍收入较高且稳定,则非常可能会支持推行4天工作制。

中小企业破产现象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是这样的:四天工作制,最初并不是指一周只工作四天,而是每周都有一天可以让员工做自己岗位职责之外的事情。发展到现在,一些欧美国家的政府机构和私企已经开始大力推行一周4天工作制。在保证工作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采取一周4天工作制的单位,人们一天要上10个小时的班,而许多人也欣然接受了这种变化。不少人认为,这样一来他们每周可以少支出两笔交通费,多享受一天的假日。有些国家甚至出台政策,让一部分员工先试行“四天工作制”,并对这部分员工给予一定补贴,以奖励他们节约能源。

双休日加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