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深圳的独立游戏越来越牛逼?|在广深

文 | 游戏陀螺 猫与海

导语:

因为有你们。

来参加GAME JAM还是看世界杯?这确实是个问题

7月6日-8日,由CiGA主办,凉屋游戏、IndieSky承办的2018GAME JAM48小时极限游戏开发大赛在在深圳梦空间举行。

本届GAME JAM举行的时间,恰逢世界杯火热期间,且刚好两个晚上都有八进四的关键场次比赛。笔者特意咨询了现场的工作人员与参赛选手,他们表示参加GAME JAM深圳站的两个晚上,“现场大屏幕一直还是处于正常状态,并未被切换至看球模式”。

“第一个晚上,大部分参赛选手都回家了,有8个团队留了下来在这里通宵,我们就是其中一个。第二个晚上,就有比较多的参赛选手留了下来一起赶进度。”一位第一次参赛的女生介绍了她的第一次GAME JAM之旅。

对于世界杯,许多参赛选手表示,这对于对于他们来参加GAME JAM的决定并无太大影响,“果然还是对游戏的爱把世界杯都战胜了啊!”但也有参赛者表示,其实下半夜,他们团队的人基本都用电脑在看世界杯——“最重要把事情交待好给程序,然后其他人就看球去了。”

48小时开发,惊艳的初成品

本次大赛的题目是一张充满哲学与思维角度的图,似是相拥中的情侣,而不同角度视觉来看,侧重点则似是一个女人的脸,又或是一个男人的脸。

怎么理解这个题目,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凉屋游戏CEO李泽阳也参加了这次比赛,他在路演中表示:“刚看到这样的题目,我们的第一反应其实是没有反应的,懵逼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才开始了深入讨论。”

经过分组与各自48小时的艰苦开发,7月8日傍晚,在一片喝彩声中,30多个小组提交作品后迎来了路演展示。这些作品有的深沉,有的稚嫩,有的并不完整,有的做得甚至做得更像一部默片,但无一都展示着这些选手们对这一命题的探索与理解。其中有几款酷炫、3D,并有着双线操作的开放世界观的游戏还着实令笔者感觉到惊艳,并且完成度非常之高。

笔者也了解到,乐逗去年获得苹果首页精品推荐的作品《声之色彩》,正是源自2016 IndieACE GameJam广州站的一款获奖作品。而本次大赛,最后由3个团队获得优胜奖,获得凉屋游戏提供的每个团队三千元的奖金赞助。

曾经的感叹:深圳,你为什么做不出独立游戏?

笔者记得第一次参加GAME JAM还是在三年前去广州,认识了当时的广州站负责人拼命玩三郎。仍记得当时笔者问了一个问题:“听说做独立游戏的都是富二代?”拼命玩三郎斩钉截铁地回答:“这绝对是谣言!”

那次大赛,笔者发现他所在的公司壕游戏有大批人马来参赛,而热心于举办独立游戏交流活动的三郎也表示,通过聚集这些有热情有初心的开发者,也对他们的公司有着正向的推动作用(比如说人才招聘)。而后来,他们的《锻冶屋英雄谭》也获得了苹果推荐。

在当时,深圳的独立游戏氛围相对来说并不浓烈,因此GAME JAM只设置了广州站的活动。

在两年多年前,笔者还曾经感叹在当时,独立游戏在深圳缺乏土壤,甚至还针对此现象写出了一篇《深圳,你为什么做不出独立游戏? 》——相比当时大热的几款独立游戏《鲤》诞生于天津,《冒险与挖矿》诞生于上海,《火柴人联盟》诞生于厦门,《锻冶屋英雄谭》诞生于广州,深圳却缺少自己的代表作。

强有力的进化:越来越浓烈的土壤,越来越多成功的独立游戏

但在这两年来,深圳的独立游戏发出了强有力的回应:团队柠檬酱做出了连续15款以上获苹果推荐的产品、汉家松鼠做出的《江湖X》月流水破千万、凉屋游戏做出的《元气骑士》积累了惊人的用户量,并获得各大渠道反复推荐与青睐……就连向来以做商业化游戏见长的腾讯游戏也在2017年做出了一款获得苹果全球推荐的《三竹里》,这着实令笔者对于之前的印象与结论大大改观,笔者也有幸采访了以上的所有团队。

本次GAME JAM深圳站的比赛,共有30多支队伍,100多人参加,最小的开发者只是个读初二的小男生,专门从广西过来参加,而其余大部分参赛者都是来自深圳,从中可以看到:深圳的独立游戏土壤相比以前,更谓深厚热烈得多。

“深圳举办的独立游戏活动越来越火爆了,上次我参加腾讯主办的另一场现场开发大赛,参赛队伍有50多支,实在太多,有些队伍不得不被安排直接回家去做,然后到时间提交作品过来。”参赛者杜凯向笔者描述道。

越来越不可忽视的深圳独立游戏

文化沙漠的深圳为什么能够在独立游戏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笔者根据之前的采访与交流,也作出了一些总结——

从厂商上看:从去年的腾讯、乐逗、中手游,到今年的OPPO、vivo,这些位于深圳的大厂都高调布局并仔细耕耘独立游戏,为众多开发者带来了许多的帮助。正因为如此,类似于GAME JAM这样的面向开发者的比赛才得以不断地延续举办下去与升温。

从政策与孵化上看:深圳市政府更重视并且积极推进文化创业——相比广州等其他城市,深圳一直非常之重视与鼓励创业。笔者之前采访就了解到,汉家松鼠的成立正是因为几年前深圳市政府这边举办‘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招创业团队,从100多个团队中优胜胜出,得到了政府的扶持,并就此开始扎根深圳。

从人才素质与品味上看:深圳的高校少,在人才储备上并不占优,但在这里的人才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国际视野够开阔——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靠近香港,这里的出国留学氛围也相当浓厚。从笔者交流了解到,凉屋游戏的两位创始人曾经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柠檬酱做游戏的思路与品味认知也是非常的国际化,而他们也非常喜欢出国旅游寻找开发游戏的灵感。

沉浮的独立游戏,不变的GAME JAM

2017年初,中国刮起一股新的独立游戏热,多家大厂宣布扶持独立游戏,然而到了2017年底,游戏陀螺了解到,独立游戏对于中国游戏业的大盘影响仍然相当有限。“独立游戏并不赚钱”,依然是一个非常严峻的命题。相比发行商的热情,独立游戏似乎撑不起那么大的产值规模。

时间来到了2018年,许多人以为独立游戏的热会冷却下来,但相反的是,今年我们又看到了有更多的大厂宣布扶持、进军独立游戏。笔者之前其实就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这几年的中国游戏业,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洗牌,以及价格不断飙升的流量,还留在游戏市场的当局者已经越来越少。发行不好过,渠道洗牌,研发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减少。但无论业界如何沉浮,独立游戏这个群体,都愿意一直沉淀与热爱游戏的一帮人。从长远来看,笔者一直认为,中国未来的游戏业,独立游戏是非常之重要的组成。

本次GAME JAM深圳站,笔者遇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其中就包括已经是第四次参加开发者大赛的杜凯。上一次见面还是在一家创业游戏公司任策划的他,这次见面告诉笔者,他已经离开了游戏业,“游戏在我走的时候最后还是没有做出来,听说后来团队也解散了”,已经在游戏业摸爬滚打了有八年的他,如今已经在大疆无人机工作了。

而他仍然非常热爱游戏,“看到GAME JAM还是想来参赛,出于纯粹的热爱,也出于相信,相信命运与思维的殊途同归”,他表示,他目前的工作也在思考将游戏中的交互设计如何应用到无人机上来。

而这也是笔者喜欢参加GAME JAM的原因:相比其他大会,来参加GAME JAM的人更纯粹,来到这里,人与人之间,很简单地,很容易地,心与心就连在了一起。这里有许多张很单纯的面孔,在这里,我们都自然而然地相信: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沉浮的独立游戏,不变的GAME JAM,让我们期待中国游戏越来越好。

相关链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