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连两岸 经典咏流传

两岸青少年同台诵读经典。(本组图/李振龙 李政 摄)

姚辛夷深情诵读。

两岸青少年,同台展才艺,斗阵读经典。这不仅是一场对经典的精彩演绎,更是一场心灵的沟通,情感的联结。昨日,“中华颂·两岸情”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少年经典诵读邀请赛在厦门青少年宫的红领巾剧场正式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历时两个多月,共收到了海峡两岸近800个参赛作品,评委阵容强大,最终4个组别共115位选手脱颖而出入围决赛。

活动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指导,厦门市教育局、共青团厦门市委员会、厦门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厦门日报社共同主办,厦门市青少年宫、厦门市金门同胞联谊会、思明区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承办,厦门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厦门市海外联谊会和中国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支持。

决赛音频还将上传至厦门日报“百家村之声”网络电台,获奖名单也将于今日在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公布。

孩子们配乐朗诵 诠释国学经典的魅力

有《我爱你,中国》的慷慨激昂,有《将进酒》的激情澎湃,有《最后一只藏羚羊》的凄美悲壮,有《贝壳》的深刻哲思,有徐志摩诗词的浪漫抒情,亦不乏童真唯美的诗章……感受经典、理解经典、演绎经典,两岸青少年以配乐朗诵的形式诵读中华经典诗词或散文片段。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出了经典的千般魅力。

作为大赛特邀评委,台湾《南方生活报》总经理兼副总编辑曾旺鑫先生,专程从台北赶来参加本次活动。他盛赞了选手们的表现:“孩子们都非常优秀。这个舞台让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希望活动可以一直延续下去,扩大到更大的范围。”曾旺鑫还建议:赛事在文章的选取上可以实现分级制度,更有利于展示不同组别的选手对经典的解读,产生差异化,凸显竞争力。

厦门市歌舞剧院副院长贾朝晖表示,与前两届相比,这次选手们准备得更加充分,显得成熟而老道。接下来,赛事可以将古诗词与现代诗词分开,并且鼓励孩子们诵读原创作品,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也能让赛事更加多元化、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

“老面孔”多了 港澳台学生多了

双十中学初二学生王家园第一次参加两岸青少年经典诵读邀请赛是在她小学六年级,那次,她获得了小学组的一等奖。昨日,她再度站在舞台上,获得了中学组一等奖的佳绩。而这,是她第三次来参赛了。赛场上,像她这样的“老面孔”并不少。演武小学的游若愚、滨东小学的郭昱君等都对这个舞台非常熟悉了。每一次登台,都更加从容自信,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历练与成长。不少学生表示,在这个舞台上,既能与两岸青少年交流、学习,更进一步地感受到了经典的力量。

除了熟悉的老面孔,与前两届相比,这次参赛的港澳台学生更多了。杨宗骥是香港籍的学生,去年在比赛中获得了佳绩。今年在参赛时,他明显感受到,港澳台组别的选手增多了,且都实力不俗。“尤其看到比我小的学生站在舞台上从容自若、将文章驾驭得恰到好处,心中由衷欣赏和佩服。”他谦逊地说。(记者 陈露露 实习生 吴媚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